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花乡茶谷绯红色,正是黄陂醉美时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8日11:3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三月的春风掠过云水湖,六万株贵妃南极红在茶山叠翠间燃烧成连绵的绯色云霞。3月15日,第九届花乡茶谷开茶节春天诗会在这片被贵妃南极红花瓣浸染的世外桃源如约而至。远山如霞,近水含烟。文人墨客因循浮动暗香,用诗情辞赋描绘黄陂的春色。当这场视觉盛宴将花乡茶谷装点成“胭脂浸染”的丹青长卷,更以诗意与茶香织就了一曲生态与人文交响的春之礼赞。当姹紫嫣红邂逅诗词歌赋,黄陂大地的春天便有了超越季节的生命力。

十六年前,当张隽在红岗山播下第一粒花种时,或许未曾料到这片荒山会蜕变为诗意栖居的桃花源。从修路种茶的艰难拓荒,到百万株花卉次第绽放的生态奇观,花乡茶谷的蝶变印证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深刻哲理。贵妃南极红张扬的艳色,既是对自然之美的礼赞,更彰显生态治理的智慧—在茶垄间点缀花海,既保持了水土涵养功能,又创造出多维度生态景观。游客在云水湖畔见证的不仅是花影摇曳的视觉震撼,更是一个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动范本。

当刘忠慧身着汉服漫步花径,当诗人们将满目春光化作笔端珠玉,这场花事便完成了从自然景观到文化符号的升华。自曾卓诗歌节始,花乡茶谷将节气流转与诗意栖居完美交融:梅花诗会暗香浮动,春天诗会姹紫嫣红,月亮诗会清辉流长。这些文化活动如同根系,将楚地绵延千年的诗性基因深植于当代土壤。黄陂文联主席任茂华所言“感悟身边之美”,正是文化自觉在新时代的觉醒—当人们学会用诗意的目光凝视一朵花的绽放,文化传承便不再是博物馆里的标本,而是流动在血脉中的生命律动。

客流量倍增的数字背后,涌动着城乡价值塑造的时代浪潮。昔日寂寥的茶山,如今成为市民向往的“桃花源”;传统农业与现代文旅的嫁接,让茶农转型为生态守护者。围炉煮茶的袅袅青烟里,既有都市人寻觅的诗意栖居,也升腾着乡村振兴的希望。这种共生共荣的图景,恰如郭海燕笔下“世外桃源与人间烟火”的交响—当文化记忆在青山绿水间复苏,当生态价值转化为发展动能,乡村振兴便获得了可持续的内生动力。

贵妃南极红终将凋谢,但这场春天的盛典已在黄陂大地播撒下希望的种子。从茶山到诗会,从花海到心田,我们看到的不仅是自然造化的鬼斧神工,更是一个关于生态文明的时代隐喻。当每个春天都有诗意在山谷流淌,当每片土地都能绽放独特的文化芳华,这便是对“美丽中国”最生动的诠释。花乡茶谷的故事告诉我们:真正的春色,不在姹紫嫣红的表象,而在人与自然诗意栖居的永恒追寻中。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木兰墨客”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