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外卖平台将骑手的“超时扣款”改为“超时扣分”,积分制的设置使外卖骑手“超时”后还能通过后续准时送达、获得好评等方式“将功补过”、避免罚款,这是新就业群体权益保障的一个缩影。数据显示,我国新就业群体已经达到8400万,逐渐完善的权益保障体系为这个不断壮大的群体护航。
以更良性的互动“牵引”。“扣分不扣钱”不仅为飞驰的外卖骑手缓解了时间焦虑、罚款担忧,增设了心理“缓冲带”,穿上了安全“护身甲”,而且通过正向疏导,提升了服务质量,有益于企业形象。平台企业与外卖骑手通过系统构建劳动关系,良性“互动”是“互赢”的前提。要打破“算法说了算”的技术界限,因等出餐等红绿灯等门禁等电梯以及恶劣天气、交通拥堵、备注错误等各类非主观因素导致的“超时”不应由外卖员“买单”。要发挥骑手的能动性、灵活性,通过跑单实操为系统算法“试错”“纠偏”,优化派单混乱、路线逆行、定位不准等技术问题。要增强算法的共情力,设置弹性时间、延时申请,平衡消费者、商家、骑手等各关联方利益,让困在算法里的劳动者真正走出来。
以更精准地保障“补位”。近日,美团、京东、饿了么等平台陆续宣布为外卖骑手“上社保”,企业在平衡“经济账”与“社会账”的同时,也为新就业群体撑开了“关爱伞”。相较于传统劳动形式,新就业群体具有高灵活性、高流动性、收入不稳定等特征,社会保障面临现实制约,亟待寻求新解法。保障政策纷纷出台,关键在于“量体裁衣”,探索更精准、更聚焦的新型社保体系。通过降低“门槛”、自选档次、跨区转移,增强新就业群体参保意愿,扩大覆盖面。用好“互联网+”、平台APP,方便时刻在云上、在路上的新就业群体灵活缴费。探索“参保补贴”,开放工伤险、意外险、健康险,使参保险种与新就业群体需求更“适配”。
以更贴心的服务“托底”。从2021年北京副处长体验当外卖小哥,到近日,苏州“85”后副局长送外卖写下4000字日记,机关干部“化身”外卖员,切身体验工作中“酸甜苦辣”,真实感受服务和需求的“温差”。换位思考才能让服务更温暖。多一些讨论,“暖新驿站”的设计让外卖员、快递员参与,位置一起选、功能一起定、服务事项一起提。多一些倾听,鼓励新就业群体“意见领袖”发声,了解所急所难所盼,化解停车难、换电难、门禁难、如厕难等最关切的问题。多一些托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学历提升教育,帮助新就业群体获得更广阔的成长空间。多一些关爱,通过心理调节、心理疏导,纾忧解困,“暖新”更“暖心”。
新就业群体是美好生活的创造者、守护者,他们扎根城市、服务城市、建设城市,与城市双向奔赴,权益保障不仅是新就业群体的热切期盼,也必将为城市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陈锦(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网评团队,钢花村街道办事处)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