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樱花绽放处,文旅暗香生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21:1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随着气温回暖,樱花渐次绽放,全国各地掀起了一股“樱花热”。从武汉东湖樱花园的如云似锦,到无锡鼋头渚的粉樱云霞,再到云南圆通山的繁花似锦,樱花成为春日文旅的“流量担当”,催生出极具活力的“樱花+文旅”产业模式,在经济与文化的舞台上大放异彩。

“赏花经济”带动文旅市场“春潮涌动”。金华武义花田美地打造“樱花动漫节”,将热门动漫元素与樱花美景结合,吸引众多动漫爱好者身着cosplay服装穿梭花海,周边动漫衍生文创产品销量火爆;黄冈东山问梅村开展“国风汉服文化节”活动,樱花树下,身着汉服的游客穿梭花海,沉浸式体验古韵风情,文创市集里各类樱花主题古风好物热销;孝感盛世闻樱景区推出“樱花音乐节”,潮流音乐与烂漫樱花激情碰撞,吸引众多乐迷与游客纷至沓来。这些创新之举彰显了“樱花经济”的多元魅力,将“樱花+文旅”流量转化为经济“留量”。凭借创意活动、跨界融合,单纯的赏花场景演变为综合性文旅体验,游客从单纯观景迈向深度互动,文旅消费的广度与深度不断拓展。

“古风花朝”激活传统文化“春意盎然”。从“樱花红陌上,柳叶绿池边”到“小园新种红樱树,闲绕花行便当游”再到“昨日雪如花,今日花如雪。山樱如美人,红颜易消歇”,古往今来,文人墨客对樱花的赞美之词数不胜数。樱花象征着纯洁、美好以及时光的易逝,与中国传统文化中对生命、时光的感悟相契合。如今,“樱花+文旅”成为地域文化传播的崭新载体。各地举办的樱花节,巧妙融入地方特色民俗表演、传统手工艺品展示等活动。比如,在上海宝山樱花节的盛景之中,古典国风舞蹈与烂漫樱花相互映衬,让游客在欣赏樱花美景的同时,深入领略到当地的文化底蕴,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与此同时,不同地区的樱花品种各具特色,围绕樱花开展的科普展览、植物研学活动,增进了人们对植物多样性和自然生态的认知,提升了公众的环保意识。

为推动春日经济与文化持续和谐发展,景区需积极探索多元化发展路径。除樱花观赏外,应依据不同季节推出特色文旅项目,春季可举办樱花写生、摄影大赛,夏季开展花海露营活动,秋季组织丰收采摘体验,冬季推出民俗年俗文化游,实现四季有景、全年可游。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利用智慧旅游系统科学疏导客流,提升景区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在文创产品设计上,深入挖掘本地文化元素,结合现代设计理念,打造独具特色、富有纪念意义的产品。

“樱花+文旅”已奏响春日经济与文化和鸣的开篇旋律,随着景区积极探索多元路径,将四季风情融入文旅体验,借智慧之力提升服务品质,凭创意巧思雕琢文创产品,这一产业模式必将不断进化。未来,它会成为连接地方与世界的多彩桥梁,让春日的浪漫与文化的醇厚飘向更远的地方,持续奏响经济腾飞与文化繁荣的激昂乐章,让每一季都能续写属于“樱花+文旅”的精彩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郭露(武汉市经开区“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