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烟火江城春自来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9日20:2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公布第四批国家级旅游休闲街区名单,湖北省武汉市江岸区吉庆民俗街区和江汉区江汉路步行街区入选。这座英雄城市不仅再添两张“国字号”文旅名片,更展现出其在文化旅游业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创新活力。从黎黄陂路的复古风情到昙华林的艺术气息,从吉庆街的汉味非遗到江汉路的百年商脉,武汉的文旅地标不仅串联起城市的记忆与未来,也勾勒出一幅以文化为魂、以创新为笔的文旅融合新图景。

一座城市的魅力,在于其独特的文化基因如何与现代生活共振。吉庆街的烟火气,是武汉市民生活的缩影。蔡林记的热干面、汪玉霞的糕点、老通城的豆皮,不仅是舌尖上的记忆,更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武汉戏码头”“百姓大戏台”等主题活动,将楚剧、汉剧的悠长韵味融入市井生活,让游客与市民在“逛吃”中触摸城市的文化根脉。始建于1861年的江汉路步行街则是一部立体的城市史书,既有欧陆风格的江汉关大楼,也有霓虹璀璨的现代商业综合体,曾创下武汉第一条步行街、第一条夜市、华中首个二次元主题商场等多项“第一”,如今更以元宇宙场景和“5G+智慧旅游”试点项目,将百年商脉与数字未来相融合,将文化记忆赋予数字生命,让历史资源转化为时代共鸣。

文旅高质量发展需“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在融合中创造新价值、新体验。吉庆街三期项目“通城印巷”引入中式调酒、跳舞俱乐部等新业态,吸引年轻人涌入;百年老字号推出樱花限定产品,将传统美食与季节IP结合,让“春天的味道”成为可带走的城市记忆。江汉路步行街则通过“首店经济”“夜间经济”和数字化场景,打造全时段、全龄段的消费生态。2023年入选“5G+智慧旅游”试点的元宇宙街区,更以虚拟与现实交融的体验,让游客从“打卡拍照”转向深度参与。文旅产业若仅依赖网红效应,终将昙花一现,唯有通过业态创新提升服务品质、延长消费链条,才能让游客从“路过”变为“停留”,从“消费”升华为“认同”。

武汉的实践表明,文旅发展需跳出“景点思维”,转向全域联动。吉庆街与江汉路的成功,离不开与黄鹤楼、东湖绿道等资源的协同。吉庆街以其独特的市井文化补足了历史城区的厚重感,江汉路则以其旺盛的商业活力激活了滨水生态的休闲功能。打造“多点开花、全域共荣”格局,正是湖北“大文旅”战略的缩影。更深层次看,文旅品牌的塑造是一场城市软实力的竞逐。2025年央视春晚武汉分会场选择光谷广场与黄鹤楼作为取景地,向全国观众展现“科技与人文交织”的城市活力。樱花季的江汉路以粉色主题装置、樱花瀑布等创意场景,将自然景观与商业空间融合,打造“可沉浸、可传播”的城市IP。这些举措不仅吸引游客,更重塑了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让文旅发展真正成为“全民共享”的民生工程。

文旅高质量发展绝非简单的资源堆砌,而是体现在一座城市既有其历史沉淀的厚重,亦有时代创新的轻盈;既能承载市民的乡愁,亦能吸引世界的目光。武汉两街区的“国家级”认证,是荣誉,更是起点。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武汉正以文旅为笔,在长江之畔书写下对“诗与远方”最生动的诠释。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江懿枫(武汉经开区“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