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为提振消费织密保护网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1日17:2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是群众愿意消费的前提和保障。今年2月,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优化消费环境三年行动方案(2025-2027年)》,其核心目标在于构建“优化消费环境-提振消费信心-扩大消费需求”的良性循环。

消费是经济增长的“主引擎”,也是衡量民生福祉的“晴雨表”。在数字经济与消费升级深度融合的今天,消费者权益保护已不仅是维护个体利益的命题,更是构建良性消费环境、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一环。但面对新业态、新场景下的维权挑战,仍需以问题为导向,凝聚多方合力,将消费者权益保护工作做到老百姓心坎上。

促进监管创新。让智慧监管成为激活消费的“助推器”。归集12345、12315数据,实现投诉咨询数据分析,为风险研判提供依据。整合ODR平台、中消协智慧315等系统,实现消费投诉“一网通办”。在“3·15”活动中开展现场快速检测、假冒伪劣商品销毁,以直观行动增强消费者信任。以“平台聚合+数据跑路+多元共治”的模式,让消费者感受到“指尖维权”的速度与温度,推动形成“敢消费、愿消费”的良性生态。

多元化解纠纷。近年来,各地通过创新机制破解难题。湖北省消委会搭建线上和解平台,减轻基层压力;重庆市消委会联合检察院建立公益诉讼协作机制;吉林省消协完善集体诉讼制度……这些探索实现了投诉便利化、处置快速化,让消费者维权少跑腿、更高效。同时,全国12315平台智能化升级与在线和解机制的推广,进一步缩短了投诉响应时间,源头化解率达24.2%,体现了“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治理智慧。

引导理性消费。一方面,消协组织应深入开展消费调查,通过约谈、公示、公益诉讼等“组合拳”规范市场秩序;另一方面,及时发布消费提示与投诉热点分析,帮助消费者避坑。例如,针对老年人消费陷阱、保健食品混放销售等问题开展专项行动,既守护“银发族”权益,又净化市场环境。

消费者权益保护与市场主体健康发展本质上是共生关系。维护消费者权益可增强消费信心,释放内需潜力;而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又能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形成良性循环。因此,需构建政府、企业、消协、社会多方参与的“大消保”格局。

织密织牢消费权益保护网,既是回应民生关切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唯有以技术赋能监管、以创新畅通渠道、以共治凝聚合力,方能将消费维权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让人民群众在安全、放心、舒心的消费环境中,切实提升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浩然(湖北恩施)

责编:陈頔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