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实施办法》(以下简称《实施办法》),将于4月20日正式施行。这次《实施办法》的出台,是健全完善公平竞争制度规则的具体实践,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的有力举措,对稳定市场预期、提振企业信心,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推动经济持续回升向好具有重要作用。
公平竞争是市场经济的核心。《公平竞争审查条例》(以下简称《条例》)自去年8月正式施行以来,进一步提升了公平竞争审查的法治化水平,促进了政府行为规范。然而仍有一些妨碍公平竞争市场秩序的现象存在:企业迁移跨不过“行政藩篱”;政府采购项目成“定向派单”;招投标充当“陪跑员”……这些已成为建设国内统一大市场道路上亟待清理的“路障”。我们不仅要完善制度设计“破壁清障”,更要勇于对不当干预市场、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政策措施动真碰硬,从源头上制止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项规定和做法,让更大范围、更多领域的公平竞争激励经营主体,激发更多市场活力。
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是规范政府行为的重要举措,有利于统筹好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的关系,是优化营商环境、有效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的客观需要,也是破除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必然要求。《实施办法》共48条,在《条例》框架下,细化完善了公平竞争审查总体要求、部门职责、审查标准、审查机制、审查程序以及监督保障措施等,规定了66项政策措施中不得包含的内容,明确了各项禁止性规定的具体表现形式。比如,《实施办法》将不得限定经营、购买或者使用特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的规定,细化为明确要求或者暗示,限定经营者的所有制形式、注册地或者设定其他不合理条件,设置不合理的项目库、名录库,通过奖励性或者惩罚性措施限定交易等5种不得实施的具体行为,涵盖了当前监管执法中发现限定交易问题的主要类型,便于各地区、各部门在审查工作中逐一对照理解和把握。
公平竞争是市场的灵魂,只有填平地方政策“洼地”,全面拆除有形无形的“围墙”,才能让市场竞争更公平,才能增强市场竞争活力,促进商品、要素、资源在更大范围内畅通流动。如何防止出现责任“虚位”“形式”审查、制度“空转”等问题?《实施办法》从责任落实和制度激励、问题发现和核查处置、督促整改和责任追究三方面作出了专门规定。如进一步明确市场监管总局和县级以上地方市场监管部门在推动公平竞争审查制度落实中的责任,对政策措施起草单位严格落实公平竞争审查责任作出规定,要求建立健全公平竞争审查机制,设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确保职责清晰明确、责任压实到位。针对违反《条例》规定的政策措施,《实施办法》进一步明确,任何单位和个人都可以向市场监管部门举报,确定了各级市场监管部门职责,并对举报处理时限提出明确要求。
“内卷式”竞争,是公平市场、创新活力、发展效率的大敌。任由“内卷式”竞争加剧,注定没有真正的赢家。“内卷式”竞争,不仅破坏了公平竞争秩序,也带来资源错配、产能过剩、低效重复建设等一系列后果,同时还抑制了市场和行业的创新动力。整治“内卷式”竞争,要规范地方政府和企业行为。与企业不同,部分地方政府的“内卷式”竞争,主要表现在招商引资上,比如为了抢项目,把重心放在拼土地、拼税费、拼补贴上。如果忽视本地的实际情况和营商环境优化,最终只会变成盲目招商、跟风招商,不仅加大地方财政负担和项目烂尾风险,也助长部分企业“短期套利”的心态,以及“互害式”招商之风,加剧经济发展的“内耗”。因此,更应该及时通过政策的规范和引导,激励企业和地方政府转变竞争模式、打开发展思路,习惯从争夺存量转向创造增量,通过加大创新、重视差异化发展,回归到良性竞争的正途。
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事关经济社会发展,事关人民群众美好生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各地坚持问题导向,正确处理局部和全局的关系,切实消除政策制约卡点堵点,培育好统一大市场的“土壤”,上下一盘棋,久久为功,为高质量发展持续注入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长青(荆门市沙洋县委宣传部副部长)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