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规范免费领养,让“猫贷”不再伤害爱心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4日11:11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说好的领养宠物,怎么反而背上了24期或36期的分期付款?”近期,“免费领养小猫却背上‘猫贷’”“女子领养猫咪到家后病死背负‘猫贷’”等话题登上热搜。当抱着“领养代替购买”心态的爱宠人士满怀期待踏入店内,带着心仪的宠物回家后,却发现“免费”之后暗藏诸多陷阱——长期复购、分期付款、高价宠物用品、宠物离世仍要继续还款等,所谓的“领养”看似免费,实则昂贵。

一些城市的动物交易市场,或者高校附近、闹市街头、大型商超等公共场所,存在着宠物领养馆,他们打着“免费领养”的旗号,吸引喜爱动物的顾客到店观看。如果你看笼子里的猫可怜或可爱,萌生免费领养的念头,那你就掉入了他们设计好的“爱心陷阱”。

说是免费领养,其实“猫腻”多多。据知情者介绍,免费领养的套路基本一致——让爱宠人士签署一份领养协议,然后才能带着宠物离开,免费领养。殊不知,所有的“猫腻”都在协议里:比如,他们要求领养者在他们的小程序中。办理两年或三年分期业务,每月支付数百元,钱款用于在商家的小程序“商城”购买饲养用品。这种每月定时付款的模式,被称为“宠物贷”。

按理说,定期付款购买饲养用品,也可以理解。毕竟,领养宠物就不能怕承担饲养费用。然而,他们的猫粮并非高质量的名牌猫粮,而是自己生产的低质猫粮,但价格却是名牌猫粮的价格。这样算下来,“免费领养”的饲养成本,比直接购买昂贵多了。最离谱的是,饲养费用从小程序中定期扣除,即便是宠物已经死亡,领养者仍需按月还贷,而无法单独取消协议。

以“爱心领养”为噱头,变相高价分期卖猫,忽悠爱心人士办理分期“猫贷”,这岂不是对爱心人士的伤害吗?据悉,上当受骗的人,多以大学生为主,也包括一些对宠物很有爱心的年轻人,他们为此背上沉重的经济负担。

免费领养,就应是实实在在的免费,而不能设置各种门槛,捆绑购买饲养用品,不能把爱心做成生意。充满陷阱的领养协议,让“免费领养”成骗局,爱心保护被欺骗。既然如此,职能部门就应从保护消费者权益的角度出发,规范免费领养,打击一切免费领养骗局,让猫腻多多的“猫贷”远离爱心领养。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齐超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杨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