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推动农文旅融合,让乡村变“香”村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26日08:5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文化和旅游部推出的“年礼好物 自在乡村”主题精品线路中,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国际滑雪场入选“游高峡、赏平湖”三峡风情冰雪户外运动线路。“春采茶”、“夏避暑”、“秋赏叶”、“冬趣游”,这条线路以时令为轴,山水为媒,巧妙的将土家年俗、非遗文化、特色物产与自然风光深度融合,让每一位游客都能沉浸式体验“诗与远方”,让乡村变“香”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五峰依托“万里茶道”文化遗产,策划“山水诗情·采茶问韵”等5条精品茶旅线路,同时致力于将“茶园”改造为景区化标准的“庄园”,结合茶旅大会、春茶开园节等一系列活动,开展观光、采摘、制茶体验等活动,如青岗岭高效生态茶园吸引近10万游客,被评为“全国最美茶园”。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0亿元,连续十年入选全国重点产茶县域,景区周边群众围绕旅游找出路,售卖地方特色产品,开办农家乐、特色餐饮等旅游经营业态,让群众在家门口吃上“旅游饭”,走上了“致富路”。

乡村文化已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竞争力,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名族发展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湖北五峰深挖土家族文化基因,将非遗与旅游深度融合。《长乐民间故事》的传播、实景剧《古道茶人》的展演等,以沉浸式体验激发游客文化共鸣。浙江诸暨溪北村修缮明清古建筑,结合剪纸、刺绣等非遗技艺开发体验项目,让游客沉浸式感受了文化内涵。云南的庭院经济则通过家庭手工艺品展示与销售,实现了文化传播与经济收益双赢。

放眼全国,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乡村振兴的助推剂。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杜堂村以开发旅游产业为突破口,引导市民下乡、企业兴乡、能人回乡,共同盘活农村沉睡资源,架起城乡要素连接互动桥梁,带动乡村全面振兴,成为全市闻名的美丽乡村示范村。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按照“党政搭台、村委组织、农户参与、市场运作、共建共享”思路,发展“共享农庄”,示范引领、以点带面,促进农旅深度融合,走出了一条农文旅融合的“小金路径”。浙江淳安县下姜村通过从村民手中转租土地,规模化种植葡萄、草莓、桃子等经济作物,不仅将农作物卖出了好价钱,还通过举办观赏、采摘、休闲等活动,把游客引进了村里。各地区抓住乡村旅游的好机会,越来越多特色产品和活动进入市场,吸引了众多游客,村名也切身享受到乡村旅游带来的红利。

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强调,要推进乡村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开展文化产业赋能乡村振兴试点,提升乡村旅游特色化、精品化、规范化水平。乡村农文旅融合不仅是产业振兴的突破口,更是文化传承与乡村旅游业发展的桥梁。未来,要将更多的山水转变为激活乡村发展的“绿色引擎”,将乡村文化转变为连接过去与未来的“活力纽带”,实现“诗与远方”与“金山银山”的双向奔赴,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活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向文渊(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何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