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5日,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运行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以下简称“统一平台”),助力经营主体高效便捷开展信用修复,全面支撑高效办成信用修复“一件事”。
企业经营,诚信在先。如果企业不诚信,信誉上存在污点,并被征信体系记录在案,那么,这将影响到企业的招聘、经营、招标、贷款以及洽谈生意等等。信用规则面前,你非不讲信誉,经营活动被征信系统掣肘,这又怪得了谁呢?
“一处失信,处处受限”,这是对不诚信企业的惩戒。一个人,知错就改还是好同志;同理,一家企业违约了,失信了,并非完全不可救药,大家也应当给予它改正的机会。失信的企业按规定、按流程进行纠错,修复信誉,那么,征信体系也应及时恢复信誉。修复企业信用是合法合规的行为,国家层面也已出台多项政策,明确支持企业信用修复。
可是,现实并非如此。有媒体调查发现,一些曾经的失信企业虽已进行了整改,也按规定经过了公示,但企业信用体系并没有及时进行信用恢复,企业仍戴着失信的“帽子”,导致了企业经营行为依然处处受限。企业诚信修复是由县级以上的市场监督管理部门负责,企业诚信修复滞后,何尝不是职能部门对企业的失信?
那么,为何会出现信用修复滞后的现象呢?除了企业自身的原因外,还与征信部门之间的流程不同、信息共享不足、公示系统不一致等原因有密切关系。信用无法及时修复,这对企业是一种伤害,影响到了他们的经营,也抬高了信用修复成本,脱离了国家建立企业征信体系的良善初衷。
2024年,国务院把信用修复“一件事”当成“高效办成一件事”重点推行事项之一,足可见政府对企业信誉修复的重视。现在,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正式上线市场监管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就是助力信用修复提速,营造诚实守信的市场环境,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
信用修复滞后这个弊端,理应及时修复,保证纠错企业的合法权益。纠正诚信修复滞后这一弊端,也是对职能部门自身的信誉修复。既然市场监管总局打通征信部门的信息壁垒,上线了信用修复全国统一平台,各地职能部门就应抓住这个便利,为企业信誉快速修复做好服务。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齐超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