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奔腾不息,浩浩汤汤,见证着湖北经济的蓬勃脉动。经济总量突破6万亿元大关,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湖北以人才战略为杠杆,凭借战略远见与务实举措撬动的创新发展新动能。近日,《湖北省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方案》重磅发布,再次将人才置于发展战略的核心,以“顶格支持、系统培育、生态赋能”为关键路径,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十百千万”人才行动方案绝非简单的数字拼凑,其精髓在于构建一个闭环式、可持续的人才发展生态系统。方案以3~5年为时间跨度,聚焦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优秀青年科技人才这四个关键维度,精心打造“战略科学家领航、科技领军人才攻坚、卓越工程师筑基、青年英才蓄势”的立体化人才格局。这种梯次分明、紧密衔接的培养体系,精准把握了人才成长的关键节点,通过系统性的制度安排,为湖北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顶格支持尽显湖北对人才的尊崇与厚爱。对于战略科学家,湖北提供“顶格支持+充分放权”的优厚待遇。比如,在科研方向的选择上,充分尊重他们的专业判断和创新精神,让他们能够自由驰骋于科技前沿;在团队组建方面,赋予他们完全的自主权,使他们能够汇聚全球最顶尖的科研力量;在经费使用上,给予最大程度的灵活性,确保科研项目不受资金掣肘,顺利推进。以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为例,这里汇聚了一批顶尖的战略科学家,他们在光通信、激光技术等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重大突破。湖北为这些战略科学家提供了广阔的科研空间和充足的经费保障,让他们能够心无旁骛地开展研究工作。这种对顶尖人才的全力支持,不仅吸引了更多战略科学家纷至沓来,更让他们在湖北安心扎根、潜心钻研,为湖北的科技发展带来新的飞跃。
系统培育是湖北人才战略的核心要义。湖北充分发挥高校、科研院所作为人才培养主阵地的作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首创“工程硕博士在企实践”模式,将高校的理论知识与企业的实践经验深度融合,实现订单式培养产业发展急需的技能人才。例如,武汉理工大学与东风汽车集团开展深度合作,通过“工程硕博士在企实践”模式,培养了一批既懂理论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汽车工程师。这些工程师在企业中迅速成长,为东风汽车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做出了重要贡献。同时,实施“楚天英才计划”,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支持力度。该计划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观念,将科研项目的主导权交到年轻人手中,鼓励他们挑大梁、当主角。这种系统的人才培育体系,为不同层次、不同领域的人才提供了广阔的成长空间和发展平台,让他们能够在湖北这片沃土上茁壮成长,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
“生态赋能”为湖北的人才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湖北正全力打造“热带雨林式”的人才生态环境,建立全国首个省级科研经费“包干制”,给予科研人员更大的经费使用自主权,充分激发他们的创新活力;设立百亿级人才创新创业基金,为人才的创业项目提供资金支持,降低创业风险;打造“人才飞地”全球引智网络,让湖北能够在全球范围内吸引优秀人才。以东湖高新区为例,不仅建立了完善的科研经费“包干制”,还设立了专门的人才创新创业基金,吸引了大量的科技人才和创业团队。此外,在人才评价方面,从“数论文”转向“看贡献”,更加注重人才的实际成果和社会价值;赋予企业人才举荐权,让企业能够根据自身需求选拔合适的人才;支持科学家带着成果自主创业,为科技成果的转化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这些举措,营造了一个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让人才在湖北能够安心工作、舒心生活、专心创业。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北的“十百千万”人才行动方案,是一场着眼于长远发展的战略布局。在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湖北以人才战略为支点,全力打造全球高端人才集聚地,为高质量发展锻造创新驱动的“最强大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荆楚大地将汇聚起更多的智慧和力量,书写出高质量发展的壮丽篇章,在新时代的浪潮中勇立潮头,驶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湖北宜昌)
责编:陈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