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赏樱经济”见证文旅与产业双向奔赴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31日08:57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三月的荆楚大地,樱花如云似霞,不仅铺就了城市的诗意底色,更成为撬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金色杠杆”。近年来,从福建漳平的千亩樱花茶园,到武汉东湖畔的百亿经贸签约,“赏樱经济”已从单纯的文旅消费,跃升为融合文化、产业、科技的复合型经济形态,一朵樱花的“跨界蝶变”正书写着“一树繁花百业兴”的生动实践。

文旅融合,“赏樱+”解锁消费新场景。入春以来,“樱花套餐”“春日限定”等关键词搜索量持续上升。武汉东湖樱花园举办“樱为‘虾’相逢”活动,将潜江小龙虾、洪湖藕粉等特色农产品融入樱花景观中,带动农产品销售额同比增长120%。良品铺子、汪玉霞等湖北本地品牌陆续推出樱花限定零食,如樱花酥、樱花茶,吸引年轻消费者尝鲜,形成“即尝即购”的线上线下联动模式。而今年武汉各大商圈和酒店也不甘落后,纷纷解锁了“樱花消费”新场景。武汉恒隆广场、万象城等商圈打造樱花雨、萌宠摄影大赛等场景,形成“拍照-社交-消费”的闭环,光谷凯悦酒店推出樱花主题甜品和青铜文化研学项目,将餐饮与文化体验深度结合。武汉一系列的文旅新尝试,实现了让游客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互动,“颜值经济”向“价值经济”的升级。

产业协同,樱花树下的经济磁场。在湖北,樱花不仅是自然景观,更成为其链接全球产业链的“柔性纽带”。2025年举办的“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活动吸引了近600位海内外政商领袖参会,签约项目总金额高达1901.1亿元,覆盖新能源、人工智能、高端装备等战略产业。在本次活动中,法国电力集团、博世等跨国企业与湖北达成合作,而鄂港投资交流会则推动金融、科技等领域的双向资源对接。樱花时节,湖北以“花”为媒,实现了“文旅流量”到“产业留量”的跨越。

科技赋能,硬核创新重构赏樱体验。三月的荆楚大地,樱花如云似霞,湖北以“科技+樱花”组合拳突破传统赏樱边界,打造智慧文旅新标杆。在武汉堤角公园,人形机器人“小天”化身“樱花导游”,依托北斗导航和毫米波雷达技术,精准识别文创礼品并用仿生机械臂递送给游客,甚至能与游客共跳樱花舞,其灵活度与交互性堪比真人。东湖樱花园内,消防机器人“平平”以30公里/小时的时速巡航,实时播报安全提示,其搭载的大语言模型和智能感知系统,可在复杂人流中自主避障,为赏樱安全保驾护航。这种“以花为媒、科技搭台”的模式,推动文旅流量向产业增量转化。

湖北“赏樱经济”的突围,本质是生态价值、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的三重共振。这场以花为名的经济实验,不仅让“颜值经济”进阶为“价值范式”,更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湖北样本”——当传统文旅与硬核科技、产业雄心深度交融,一朵樱花的绽放,亦可澎湃出高质量发展的春潮。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翦东灏(武汉经开区“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