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无围”更需“善为”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03日12:58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安徽某县政府门口有个夜市,一到晚上人声鼎沸,交警、城管在现场维持秩序,县政府在政府大院提供免费停车位,办公大楼对外开放,摊贩和群众可以进去接热水、上厕所,此亲民“无围”之举深受群众好评。

所谓的“无围”并非“无为”。主动打开大门、“敞开心扉”,开放政府大院走进老百姓的心里,本身是一种脚下“沾泥土”,心中“有百姓”的务实举措和有为之举,彰显了当地政府的为民初心和责任担当。提供场地供老百姓摆摊开展夜市活动,更是以人民为中心的生动实践。此外,对于群众在广场上自发组织的文娱活动,县里都是尽量提供便利的。一直以来,县行政办公中心都坚持将部分室外停车位对外开放,到了晚上洗手间及热水间都向社会开放,门口摆摊的摊贩和健身的市民也都会来政府大楼上卫生间、打开水。不仅如此,城管和交警等部门每天都在现场维持秩序,保证摊贩们都能有序经营。同时,为了减少对周边居民的不利影响,县里还完善了夜市的基础设施,杜绝摊点外溢占道,防止噪声扰民。一系列暖心务实举措,为便民“保驾护航”。

安徽某县政府的“无围而治”,实乃政府为人民服务理念的生动实践。开放政府大院,不仅拆除了物理围墙,更拉近了政府与民众的心距,便利了群众办事。然而,这一举措也伴随着管理与安全的双重考验。公共秩序的维护、安全隐患的排查,成为新的挑战。尤其是开夜市之举,虽活跃了经济,却也带来了卫生难题、噪音扰民、交通拥堵等一系列问题。如何平衡开放与秩序,考验着政府的智慧与决心,更需政府以细致入微的管理,确保开放之举真正惠及民生。

“有为”更需“善为”。如何实现公共资源开放便民与有效管理之间的平衡;让良好的秩序与“烟火气”并存,是相关部门需要思考的问题。一方面走进群众多倾听,群众点单、政府接单,提供全方位便民服务,将暖心服务体现在细节;同时还需科学布局、错峰管理,主要在下班及休息日开放公共空间,实行时空“错位共享”,既保障正常运转也满足群众需求;另一方面还可以利用数字技术赋能,强化智能系统建设,升级监控系统,设置消防感应装置,有效的预防电动车和消防隐患;探索智能地锁和信用积分等方式,自动识别超时车辆和失信商户。

总而言之要建立长效机制,多方协同治理,希望有更多的基层政府参与进来,更多的部门协同起来,汲取其中的经验教训,把为民服务体现在一桩桩实事上,毕竟,嘴上说得再好,都不如允许群众进门上个厕所、停个车更有效。如此,才能让“无围”变“有为”,更成为一种“善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陶玉(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