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抢占人形机器人产业新赛道,打造湖北先行区智造新引擎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5日00:2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在人工智能与智能制造深度融合的浪潮中,人形机器人产业正成为全球科技竞争的新高地。武汉作为中部地区的科技创新龙头,以“敢为人先”的魄力抢抓产业风口,通过政策赋能、场景牵引、协同创新等多维度布局,加速构建人形机器人全产业链生态,为湖北高质量发展注入澎湃动力。

厚植产业根基,构建联动创新矩阵。武汉依托“中国车谷”“中国光谷”等优势产业平台,基于现有优势产业筑牢人形机器人发展根基。武汉经开区已形成“车机联动”的独特生态:神动科技高精度传感器与东风智能工厂协作机器人深度融合;法睿兰达研发的多功能工业机器人实现量产应用,构建起“感知—决策—执行”全链条技术闭环。东湖高新、江汉等区域聚焦核心零部件研发与系统集成,形成“多点开花”的产业格局。全市新能源与智能网联汽车、光电子等万亿级产业集群的辐射效应,为人形机器人提供了广阔的技术协同空间。

强化政策协同,激活产业裂变效应。武汉以“政策+平台”双轮驱动,加速人形机器人产业成势见效。出台《武汉市促进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以“车谷产业创新大走廊”“光谷科技创新大走廊”为重点,统筹布局机器人产业园与创新孵化平台,打造“研发—中试—量产”全周期载体;联合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组建人工智能研究院,构建“产学研用”一体化创新体系;依托陈学东、丁汉、刘胜等院士专家团队,牵头开展人形机器人整机项目的研发攻关。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正吸引全球机器人头部企业加速集聚,形成产业“虹吸效应”。目前,武汉已集聚产业上下游企业近300家,在柔性电子皮肤、机器视觉、灵巧手等先进技术领域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成果。

深化场景牵引,释放智造融合潜能。武汉以“场景应用”为突破口,推动人形机器人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生活场。东风智能工厂协作机器人实现柔性制造升级后生产效率提升超30%;协和医院引入康复机器人开创医疗康养新模式;武汉本土咖啡连锁品牌“NOWORRY COFFEE”使用人形机器人“天问”承担咖啡制作与递送任务;湖北省图书馆引入人形机器人担任导览员,通过语音交互为读者提供图书检索、路线指引、活动介绍等服务增强文化场馆的科技感和互动体验。未来,武汉将持续拓展人形机器人多元应用场景,打造全国领先的人形机器人应用示范城市。

从“九省通衢”到“智造高地”,站在新发展格局的历史方位,武汉正以人形机器人产业为重要支点,立足产业基础优势,抢抓政策窗口机遇,深化场景应用创新,以创新矩阵赋能产业变革,为全国人形机器人产业发展提供“中部方案”,为湖北建设先行区贡献“武汉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凌晨(武汉经开区“车之声”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