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汉潮涌,商埠风华。江汉区作为武汉中心城区的重要组成,依托雄厚的商贸基础、丰富的文旅资源和优越的区位条件,坚定不移推动现代服务业转型升级,出台了《江汉区加快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召开全区加快推进现代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明确建设武汉国家级现代服务业中心先行示范区的目标定位,加快构建能级更高、结构更优、功能更强的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
现代服务业不仅是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连接生产与消费、科技与市场的战略枢纽。推动民营经济做优做强,必须把现代服务业作为主攻方向,在产业结构优化、要素集聚、平台建设等方面打通堵点、疏通断点、贯通节点。放眼当前,聚焦现代金融、商贸物流、商务服务等传统优势产业,持续提升专业化、品牌化、智能化水平。同时抢抓数字经济新机遇,加快布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未来产业,全面增强服务业的技术密度和附加值,让民营经济在数字化、绿色化转型中迈出新步伐。
高质量发展的底气,来源于持续优化的营商生态。近年来,江汉区坚持问题导向和企业视角,创新政企对话机制、完善企业诉求闭环响应机制,以“政策找企业”的主动服务取代“企业找政策”的被动等待,不断提升制度供给的精准性和落地效率。惠企政策“免申即享”、融资对接“一键直达”、审批事项“高效办成一件事”等一系列务实举措,让民营企业真正感受到“有温度”的营商环境,也增强了市场主体深耕本地、做大做强的信心。
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资源叠加和政策驱动,更离不开平台支撑和功能载体。依托核心商圈、专业园区、特色楼宇等空间载体,推动产业集聚向集群发展跃升,构建“平台+企业+要素”深度融合的服务业生态圈。在航运服务、法律财税、人力资源、会展商务等重点领域,形成了一批功能明晰、优势突出的专业平台,加快集聚头部企业与高端资源,为民营企业提供全链条、定制化、多层次的产业支撑。
现代服务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场景的竞争、创新的竞争。江汉区积极发挥产教融合优势,推动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建创新平台,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强化人才引育机制建设。在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用工难、用地难等方面持续发力,完善供应链金融体系,推动“政银企”高效联动,健全企业成长全周期服务体系,增强民营企业抗风险能力和发展韧性。
以消费升级带动服务跃升,是推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一环。江汉区依托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独特的商埠文化基因,正全力推动“文商旅”融合发展,打造集文化体验、时尚消费、潮流艺术于一体的城市新空间。中山大道、民众乐园等地标性街区正迎来连片打造和功能重塑,历史街区与现代商业相互辉映,文旅资源与民营资本深度融合,释放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能。通过打造特色鲜明、业态多元的城市消费场景,既满足群众多样化消费需求,也为中小微企业、小个专经济注入持续活力。
可以看到,现代服务业不仅是结构转型的重要支点,更是撬动民营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它既连接着传统优势产业的蝶变升级,也孕育着新兴业态和未来产业的茁壮成长。在深化改革、优化服务、完善体系、激发活力的持续努力下,一个制度更加健全、平台更加完备、生态更加友好的服务业发展格局正加快形成,必将为民营经济注入源源不断的新动能。
推动高质量发展没有捷径,关键在实干。服务业提档升级的每一次跃升,民营企业发展的每一个新突破,背后都是政策落实、机制创新、环境优化的深度耦合。面向未来,我们应持续打造高能级平台、集聚高质量要素、构建高效能机制,真正以现代服务业之“力”,支撑城区经济之“稳”、民营企业之“进”,为武汉加快打造新时代英雄城市注入澎湃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左靖(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民权街道)
责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