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有言:“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十年磨一剑,适逢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之际,当千万条“国家安全”话题刷屏网络,当田间地头的农民接过普法手册,当校园课堂响起总体国家安全观公开课,这场全民参与的国家安全“必修课”,正以成风化雨之势,在教中启智、在育中润心、在养中笃行,铸就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利剑”。
应该来讲,国家安全教育之“教”,重在以真理之光驱散认知迷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从武汉市民举报某外籍人员非法测绘长江水文数据的警觉,到云南边境村民主动报告可疑无人机活动的自觉,折射出全民国家安全教育的“毛细血管”已延伸至社会末梢,进入寻常百姓家。国家安全教育需有“大安全观”理念。湖北襄阳将国家安全教育融入中小学课本剧,孩子们用《木兰辞》演绎“万里赴戎机”的家国情怀;上海浦东新区打造“15分钟安全教育圈”,地铁站里的AR互动装置让市民在游戏中掌握反间谍常识。当知识从纸面走向实践,当理论从云端落到笔端,14亿人便建立起维护国家安全的共有“精神坐标系”。
谈到“育”,则贵在将家国情怀熔铸为行动自觉。“核潜艇之父”黄旭华隐姓埋名三十载,用“深潜人生”诠释“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担当;“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张富清深藏功名扎根鄂西山区,以“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誓言守护一方安宁。这些时代楷模如同火种,为全民树立了光辉榜样。从红旗渠畔的“水安全密码”到洛阳城中的“唐宫国安课”,河南正以文化底蕴与时代创新交织的“双螺旋”模式,书写国家安全教育的厚重答卷。正如王阳明所言“知行工夫,本不可离”,当知识沉淀为信念,信念转化为情怀,每个公民担当守护国家安全就会蔚然成风。
于“养”而言,就是要成于日常点滴中的习惯养成。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坚持群众路线,夯实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在浙江安吉余村,村民将“生态安全”写入村规民约,二十年坚持垃圾分类,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幸福靠山”;在深圳华强北,商户自发成立“信息安全联盟”,建立电子元器件购销“白名单”,筑起科技产业链安全防线。这些细微处的坚守,必将汇成磅礴之力。大学生李华创建“国家安全知识”短视频账号收获百万粉丝,新时代维护国家安全的主体力量,可谓全民皆兵、人民防线。全体公民都能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国家安全便有了最深厚的根基。
从商鞅“徙木立信”奠立法治安全根基,到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彰显民族气节,中华民族维护安全的智慧穿越千年而历久弥新。当下,全民国家安全教育唯有以“教”启智、以“育”铸魂、以“养”固本,方能使维护国家安全成为全体人民的“肌肉记忆”,让新时代的中国在风云激荡中始终安如磐石、稳若泰山。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徐勇(武汉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