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千万工程”领航乡村新跨越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6日00:1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正式印发,这一规划为中国农业与乡村的未来发展勾勒出宏伟蓝图。回顾过往,中国乡村与农业的长足发展,离不开“千万工程”经验的成功运用,众多鲜活案例便是最佳例证。

浙江杭州萧山区瓜沥镇梅林村的共富实践,不仅书写了乡村振兴的生动答卷,更揭示出共同富裕的深层密码。当"1+4+1"共富联合体从概念变为现实,当强村公司让资产变股权、村民变股民,这种发展模式的迭代绝非简单数字叠加,而是以党建引领为纽带,重构了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梅林样本的示范意义在于打破了传统村庄各自为战的窠臼,用"联盟团战"的思维整合要素资源,既激活了集体经济的"一池春水",又找到了村民共富的"最大公约数"。这种以组织振兴撬动产业振兴、以集体经济反哺共同富裕的实践,正是"千万工程"理念的生动诠释,通过制度创新释放发展动能,让共同富裕既有产业支撑,更具制度保障。梅林村的经验启示我们,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既需要产业兴旺的硬支撑,更离不开组织引领的软治理,唯有二者同频共振,方能在乡村振兴的广阔天地中,绘就"先富带后富"的壮美画卷。

梅林村不仅展示了“千万工程”的成效,还为其他村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浙江丽水庆元县通过规划先行、模式创新、机制改革、数字赋能等举措,培育出甜橘柚这一农业产业的“黄金果”,带出一个全国乡村特色产业“亿元村”——黄坛村,带动一方百姓实现共同富裕;内蒙古乌兰浩特市积极探索农旅融合发展模式,将农业资源与旅游资源有机结合,走出一条从“单一产业”迈向“多元融合”的特色发展之路;湖北武穴市余川镇邢山村,邢山村建强基层党组织,通过实行“三带一借”工作法(干部带任务、组织带党员、党员带群众、借政策东风),完成由库区贫困山村到景区美丽乡村的转变;湖北省钟祥市建立“户投放、村收集、镇转运、市处理”的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钟祥市生活垃圾统一处理,补齐了农村垃圾处理短板……“千万工程”始终以人民为中心,从人民中汲取智慧。从最初“我要建设美丽乡村”,到如今“我要建设美丽乡村”,共享共治理念在越来越多村庄生根发芽,成为推动村庄治理和发展的不竭动力。

展望未来,《加快建设农业强国规划(2024-2035年)》为乡村与农业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千万工程”经验的引领下,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乡村将更加宜居宜业,农业将更加高质高效,农民将更加富裕富足,沿着“千万工程”的航道,我们将迈向更美好的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叶萍(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区医保局)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