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政策甘霖润沃土,民营经济发“新”枝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8日14:08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湖北民营经济总量突破3.94万亿,跃居全国第六的消息振奋人心。这份亮眼的成绩单背后,是无数民营企业在市场浪潮中奋勇拼搏的身影,更是湖北一系列惠企政策持续发力、精准施策的有力见证。政策是企业发展的“风向标”与“助推器”,在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湖北以惠企政策为笔,绘就了民营经济发展的宏伟蓝图。

政策的制定与落实,是民营经济发展的根基所在。湖北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针对性强、含金量高的政策举措,从减税降费到金融支持,从简化行政审批流程到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全方位为民营企业减负松绑、保驾护航。在减税降费方面,2024年湖北累计为各类经营主体降低物流、用能、融资成本超1010亿元,让企业轻装上阵,将更多资金投入到技术研发、市场拓展中。在金融支持上,通过搭建银企对接平台、设立产业引导基金等方式,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渠道,缓解融资难题,让金融“活水”精准灌溉民营企业“责任田”。行政审批流程的简化同样成效显著,通过“一网通办、一事联办”等改革,企业开办时间压缩至0.5个工作日内,工业项目审批时限从50个工作日缩短至25个工作日,极大提升了企业办事效率,缩短了企业项目落地周期。

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也是民营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湖北鼓励企业与高校、科研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创新平台,突破关键核心技术,推动产业转型升级;设立科技创新专项资金,对开展科技创新的民营企业给予补贴和奖励;全力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搭建科技成果交易平台,促进科技成果与民营企业的有效对接,让创新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一系列政策举措,让全省2万多家民营高新技术企业贡献超80%技术创新成果,41家企业跻身全国研发投入千强榜,540家民营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在细分市场大放异彩,有力推动湖北向“智造高地”加速转型。

人才是第一资源,是民营企业发展的根本支撑。湖北高度重视民营经济人才队伍建设,出台人才引进、培养和激励政策,为民营企业汇聚各方英才。在人才引进方面,实施“才聚荆楚”工程,通过提供优厚的待遇、良好的发展环境和广阔的发展空间,2024年吸引高层次人才投身民营经济发展超5000人,其中博士及高级职称人才占比超30%。在人才培养上,组织开展各类培训课程超过200场,累计培训人数达3万余人次,显著提升了民营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的素质和能力。在人才激励机制方面,对在民营企业发展中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发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通过这些政策举措,湖北为民营企业打造了一支高素质、专业化的人才队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湖北民营经济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要以更加坚定的信心、更加有力的举措,持续优化惠企政策,不断激发民营经济发展活力和创造力,让民营经济在政策春风的吹拂下,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芳华,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强劲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骆帝艳(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常青街道)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