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5日,“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江夏区纸坊街二季度集中签约活动在区委会议中心举行。8个重点项目落地生根,涵盖智能物联、农文旅融合、外资总部等多元领域。这场跨越地域的“双向奔赴”,既是楚商心系桑梓的赤子情怀的生动注脚,更标志着江夏以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破局之路正式启程。
楚商与故土的联结,早已融入血脉基因。早年,他们筚路蓝缕闯荡四方;如今,带着资本、技术与先进理念反哺家乡,从单打独斗的“个体奋斗者”,蜕变为与区域发展共生共荣的“命运共同体构建者”。纸坊街道近年来始终将招商引资作为“一号工程”,2024年以80亿元招商引资金额创历史新高,在全区绩效综合考核中荣登立功单位榜单。此次签约项目中,智能物联产业项目4个,上市公司湖北总部1个,印证了楚商正将沿海前沿技术、国际视野与江夏产业基础深度融合。当游子的赤诚之心遇上地方的求贤若渴,便催生出“1+1>2”的聚合效应。这种效应不仅体现在资本回流,更体现在技术赋能与理念革新上。楚商回乡不仅是情感回归,更是经济动能的重塑。
江夏的实践,正在重新定义区域发展的支点。“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纸坊街道创新推出“招引-培育-服务”全链条机制。2025年初,通过视频洽谈、远程办理等数字化手段,欧宾诺斯阀门项目从对接到落地仅用3个月,开创“零接触招商”新模式。本次签约的4个智能物联项目精准布局工业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新赛道;外资项目与农文旅融合项目并行,形成“科技赋能+生态增值”的双轮驱动格局。更值得关注的是,江夏从传统招商引资的“政策优惠比拼”升级为全生命周期服务的“生态体系构建”。2024年,纸坊街道通过盘活9603厂区100余亩工业用地代建厂房,促成海康威视与本土龙头企业合作,这一实践正是“要素保障—手续代办—投产督导”服务链的生动诠释,彰显江夏以制度创新打破“投资不过长江”旧桎梏的决心,让楚商切实体会“归家即归心”的温暖。
楚商回乡的意义,远超资本回流的表象。武汉九六○三企业管理公司等企业地再投资,标志着本土楚商与回归力量正形成“双向赋能”。前者深耕在地资源网络,后者导入先进管理模式,二者在农文旅融合等领域的协同创新,正催生独特的“化学反应”。纸坊街道通过“三链协调”机制,2025年已推动15家企业申报高新技术资质,扶持太行冶金等8家本地企业深度融入智能物联产业链。这种“以商引商、以链强链”的生态,既要“科创特色鲜明”,更要“城乡协同共进”。当智能工厂与美丽乡村相映生辉,当楚商精神与长江文明交相激荡,一座“近者悦、远者来”的活力新城已呼之欲出。
楚人善贾,更善谋势。从“楚剧声声唤游子”的情感共鸣,到“项目落地即冲刺”的效率革命,江夏用实践证明,新时代的支点建设,既要“以诚待商”的温度,更需“以新聚能”的锐度。今日的江夏,不仅是楚商的精神原乡,更是创新发展的实践高地。
站在支点建设的新起点,江夏的城市建设正在为发展注入澎湃动力。智能物联产业的崛起,让城市成为创新的策源地;农文旅融合的深化,让乡村成为诗意的栖居地。当科技与生态在此握手,传统与现代在此交融,江夏正以“让故乡与梦想共生共长”的姿态,在新时代的画卷上挥毫泼墨,书写属于楚商与故土的传奇。期待更多楚商将乡愁化作发展动能,在这片热土上续写“凤还巢”的壮美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楠(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