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打造普法数字新范式 筑牢高质量发展法治根基——“荆楚普法云课堂”创新实践观察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19日11:3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当国家安全法颁布实施十周年的钟声与数字时代的浪潮相遇,湖北以一场“云端法治课”交出了普法创新的答卷:4月16日,61.9万网友在线聆听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肖鹏副教授解读国家安全法治素养,“干货满满”“国家安全人人有责”的留言刷屏不断。这场由湖北省司法厅、省普法办主办的“荆楚普法云课堂”,展现了法治精神在数字土壤中的蓬勃生机,标志着湖北以数字化思维重构普法生态、护航高质量发展的坚定步伐。

从“大水漫灌”到“精准滴灌”,普法云课破圈生长  

“一部手机就是一座移动法治学院”,这并非虚言。自2022年启动以来,“荆楚普法云课堂”累计推出19期课程,覆盖1159万人次,单期最高吸引超60万网友“云端追更”。这一数据背后是普法模式的系统性创新:从《民法典》守护“人生大事”到反诈攻略筑牢“钱袋子防线”,从乡村振兴政策解读到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法规,多层次、立体化的课程体系始终与时代脉搏同频共振。这种“点单式普法”直击传统普法“讲者费力、听者走神”的痛点,实现了课程供给的精准匹配,正如网友评价:“以前觉得法律高冷,现在发现全是生活刚需。”

云课堂的成功密码,在于实现了三个“破壁”:一是打破时空壁垒,让田间地头的农民、写字楼里的白领、校园中的学子共享法治红利;二是消解知识壁垒,通过“张三买房的那些事儿”等情景化案例,把法律条文转化为“生活指南”;三是跨越群体壁垒,既有面向公务员的“国家安全法治素养及其培训养成”,也有为青少年成长保驾护航的法治教育,形成全民学法“共同体”。这种变革,让普法从“我说你听”的单向传输,升级为“共情共创”的法治文化盛宴。

国家安全教育“顶天立地”,锻造全民法治护城河  

当直播间开始剖析“公务员国家安全法治素养的内涵与要求”时,屏幕左上角显示的同时在线人数刷新了历史记录:在国家安全法颁布十周年之际,云课堂聚焦总体国家安全观引领下公务员国家安全法治素养的培训养成推出专项课程,以国际形势引入主题,指出加强公务员国家安全法治素养培训养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这种“关键少数”的精准培育,正推动凝聚全社会维护国家安全的法治共识:宜昌市开展“国家安全、共‘童’守护”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教活动暨家庭应急救护亲子实践活动,辐射带动广大家庭共同关注安全知识、参与安全教育活动。孝感市举行“国家安全 青春挺膺”主题团日示范活动,引导团员青年以实际行动践行总体国家安全观。

实践表明,国家安全教育既要“顶天”对接总体国家安全观,也要“立地”扎根日常生活。正如荆州市举行“2025年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层行”暨第十个“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宣传活动,创新采用“文艺+普法”模式,制作原创诗朗诵、“三句半”解读案例和法条,以沉浸式普法形式增强群众法治参与感。这种“润物细无声”的浸润,正是全民防线越筑越牢的关键。

从“节日活动”到“生活日常”,让法治信仰深植荆楚  

当黄石市《法治视界》栏目走进高校,法学教授用日常发朋友圈案例解析信息安全隐患时;当鄂州市“普法宣讲员”为社区居民带来一场“零距离”法治课堂时,湖北正悄然完成普法模式的迭代升级。这种“有趣有料又有用”的创新,让法治教育从“节日型活动”升级为“持续性浸润”。

更深远的意义在于,普法品牌的打造激活了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恩施州两万余只乡村大喇叭播放法治案例,五峰县“诚信守法超市”用积分兑换激发村民自治热情,这些创新实践共同营造了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浓厚法治氛围,尊法学法守法用法在荆楚大地蔚然成风。

“法治兴则国兴,法治强则国强。”当61.9万网友同时在线学习国家安全法,当村头巷尾的百姓热议《民法典》新规,当企业家们熟练运用国际规则维权,我们看到的不仅是普法品牌的成功,更是一个法治社会拔节生长的蓬勃力量。在统筹发展和安全的新征程上,“荆楚普法云课堂”这朵创新之花,必将结出更丰硕的智慧果实,为湖北省高质量发展筑牢坚如磐石的法治根基。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谢伟锋

责编:周梦伊

【责任编辑:丁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