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荆楚鲲鹏凌九霄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1日21:2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4月9日,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推进会召开,湖北按下低空经济发展的快进键,荆楚大地正以鲲鹏展翅之姿,在500米以下的空域书写新质生产力的壮美诗篇。无人机物流网纵横交织,观光直升机掠过长江天堑,应急救援飞行器架起生命通道,一幅低空经济新版图正在荆楚大地徐徐展开。

湖北发展低空经济绝非偶然。在武汉光谷,华中科技大学研发的“稻鹰”智能无人机已完成稻田健康图谱绘制,其厘米级农药喷洒精度彰显科技硬实力。作为新中国航空工业的摇篮,湖北从武重集团的大型机床到航天三江的激光焊接技术,构建了一条覆盖研发设计、精密制造、运维服务的全产业链。荆门爱飞客航空小镇吸引24家通航企业集聚,年产值突破50亿元,特飞所的水陆两栖飞机、晨龙天使通勤飞机等“荆门智造”翱翔蓝天,见证着产业集群的蓬勃生机。

科技创新正在重构低空经济生态。湖北创建空域管理“智慧大脑”,实现“一屏观全域、一键管飞行”;规划17个通用机场和326个起降点,编织“15分钟航空圈”;牵头制定无人机适航审定等9项国家标准,让“湖北方案”引领行业风向。在鄂州花湖机场,顺丰全货机与无人机形成“空天联运”新格局,货物2小时通达全国,国际航线延伸至欧美,全球物流枢纽的轮廓日渐清晰。

低空经济带来的不仅是产业变革,更是城市治理的升维。汉口江滩上空,旅游直升机带游客俯瞰“两江四岸”夜景;汉南区无人机基地,自动驾驶飞行器编队测试如火如荼;宜昌应急救援分队30分钟全域抵达,襄阳电网巡检效率提升5倍,黄石矿山监测年减人工巡检10万次。当低空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向天要效益”的湖北实践正在创造新传奇。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湖北低空经济正开拓新蓝海。全球首条无人机物流航线即将启航,亚洲最大飞艇基地落户武汉,全国首个低空自贸片区蓄势待发。这既是技术革命的里程碑,更是产业变革的爆破点。当空域资源从平面制约走向立体突破,湖北正以三维空间重构经济新版图。据《湖北省加快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2024—2027年)》,力争到2027年全省低空经济产业规模突破1000亿元,低空经济成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晨光中的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掠过长江大桥,既是“敢为人先”荆楚精神的现代诠释,更是以科技创新突破空间边界、以制度探索激活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肖璐(武汉市江夏区“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