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低空经济在湖北迎风而起。春耕、载人、送货、医疗救援,目之所及,各式各样的飞行器在千米之下穿梭,抢滩这万亿蓝海。湖北正以“全链条”思维重构天空版图,构建起“研发-制造-应用”全产业链生态,在千米以下的立体空间书写着新质生产力的荆楚答卷。
欲致其高,必丰其基,基础设施是低空经济从概念走向产业的“第一公里”,其建设水平直接决定产业天花板。湖北省作为全国低空经济发展的先行区,正在大力推进设施网、通信网、航路网、服务网等“四张网”建设,构建起覆盖全域的低空经济基础设施体系。目前全省已建成8个通用机场,17个机场完成选址批复,并布局220余个无人机起降点,初步形成“机场+监测+应急点”的立体化保障体系,不仅勾勒出低空经济的物理轮廓,更通过通信、航路、服务的数字化融合,为产业生态的繁荣搭建起智能化的运行底座。
当前低空经济已进入创新裂变期,只有持续强化“技术攻关-产业协同-场景创造”的创新链条,才能在全球低空经济版图中抢占制高点。湖北作为我国中部科技创新高地,正加速构建全国低空经济创新策源地。高校层面,武大、华科等高校设立航空电子、飞行控制等特色学科群;企业层面,岚图汽车、东风电动等龙头企业布局飞行汽车研发;平台层面,国家数字建造技术创新中心搭建“空域数字孪生”仿真平台。这种“政产学研金服用”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正在催生低空经济领域的“湖北突破”。
场景应用是低空经济实现价值转化的核心载体,湖北低空经济覆盖物流配送、城市治理、应急救援、农林生产、文旅观光、交通通勤等六大核心领域,并衍生出数十个创新应用场景。在应急救援领域,“汉产”灭火无人机30秒完成火情侦察、5分钟投送灭火弹;80%以上高标准农田已实现无人机植保,通过北斗定位实现厘米级精准施药,农药使用量减少30%;跨境电商进口商品实现无人机直达配送,日均起降超80架次,形成“15分钟即时达”服务能力。低空经济从实验室真正飞入百姓生活,“九省通衢”正依托低空经济迈向“九州天衢”。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湖北省以生态共建为纽带,构建“一核三极”低空经济产业共同体。武汉作为研发总部,建成全国首个低空共享无人机示范区,覆盖518平方公里治理网络;襄阳聚焦eVTOL整机制造,荆门打造通航培训与应急救援枢纽,宜昌开发长江夜游无人机航线,形成差异化分工。通过湖北省低空经济产业发展联盟,260家企业实现技术共享与资质互认,武汉适航认证中心与荆门试飞基地联动验证新技术。低空智联网平台统一调度空域资源,确保飞行与生态保护协同。
省委书记王忠林强调的“五个意识”正在荆楚大地具象化,湖北以系统思维统筹“天、地、人、机、网”要素资源,以极目楚天的气魄,在千米之下的天空书写新时代的产业传奇,为中国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荆楚方案。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程新(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城市管理执法局)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