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春雨润车谷,产业如笋兴

发布时间:2025年04月22日11:34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春雨淅沥,润物无声,却在经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催生出无限生机。近日,武汉市委常委、武汉经开区工委书记刘子清在接受武汉广播电视台专访时,就推动“中国车谷”加速迈向“世界车谷”,为湖北支点建设注入强大动力进行了深入分享。字里行间,透露出武汉经开区变中寻机、乘势而上的坚定信心与昂扬斗志。

壮龙头、强链条、优环境,一系列政策如春风化雨,浸润着武汉经开区这片热土。自1991年成立以来,这里便是湖北省最早设立的国家级经开区,历经三十余载风雨兼程,汇聚了东风本田、岚图、猛士、东风乘用车、莲花、小鹏汽车武汉零部件基地等众多重点企业,形成了龙头引领、集群发展的壮丽图景,成为“支点建设”的强劲引擎。

今年,省委提出全力支持武汉经开区打造“世界车谷”,这既是对武汉经开区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对未来发展的期许。武汉经开区以此为契机,坚定信心、敢想敢干,全力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群、优化产业生态,誓将“中国车谷”推向世界舞台。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武汉经开区正加快打造“两区、一基地、一中心”,构建企业雁阵梯队,抢抓汽车产业转型“窗口期”,推动存量项目提产增效、增量项目加速落地。特别是“东风系”自主品牌产能的释放、“小鹏系”的扩产提能,更让人期待再造两家新的千亿级企业,为省市汽车产业发展再添“顶梁柱”。

打造开放融合的产业发展生态,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武汉经开区凭借交通区位优越、汽车产业链完备、政务服务高效务实等优势,持续开展汽车巡展促销活动,多渠道扩大汽车出口,打造长江中游汽车(出口)集散中心,提升“车谷造”品牌影响力、市场竞争力,让汽车“朋友圈”不断扩容。同时,推进“一区多园”“双谷联动”,引领“武襄十随”国家级汽车产业集群协同发展,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行“一网通办”“一窗受理”等便民服务,让企业办事更加便捷高效,增强了市场主体深耕车谷的信心与决心。

变“要素驱动”为“创新驱动”,人才是核心驱动力。武汉经开区深谙此道,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资金链深度融合,实施“车谷英才计划”,为各类人才提供住房补贴、子女入学等优惠政策,用好用足500亿产业发展母基金,加快建设“一核两片”环大学创新发展带,支持华科大军山校区二期和理工大军山校区二期、三期建设,构建与经开区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技术研发、创业孵化体系,让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赋能产业发展,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生态。

“车谷,在车,更在谷。”这不仅仅是一句口号,更是武汉经开区三十余载风雨兼程的真实写照。因车而建、因车而兴,武汉经开区作为省市经济发展的主战场之一,更要在全省支点建设中扛牢责任、勇毅前行。春雨绵绵,滋润着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创新涌动,激发着无数追梦人的激情与活力。站在新的发展阶段,武汉经开区将矢志不渝地“追转超”,巩固提升武汉经济发展重要增长极地位,以产业之兴带领城市之盛,向着建设享誉全球的“世界车谷”目标奋勇前进。

此刻,我们仿佛能听见春雨敲打车谷大地的声音,那是时代的强音,是发展的号角,更是无数追梦人心中不灭的火焰。武汉经开区,正以昂扬的姿态、坚定的步伐,向着更加辉煌的明天迈进,书写着属于“世界车谷”的壮丽篇章。正如那春雨润物无声,产业之兴亦将如春笋般拔节生长,绽放出璀璨夺目的光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黄晓彤(武汉市经开区“车之声” 网评团队)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