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9日,湖北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省防办要求,各地各单位要绷紧思想之弦,树牢底线思维、极限思维,抓实抓细各项防汛措施。在“七下八上”防汛关键期,组织引领是根本保障,党员先锋是中流砥柱,社会力量功不可没。唯有坚持党组织的坚强引领,党员先锋挺身而出,社会各界团结一心,才能共同筑起守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坚固防线。
各级党组织在防汛救灾中发挥着坚强的战斗堡垒作用,统筹协调、科学指挥,凝聚起强大的防汛合力。湖北省于入汛前即对全省村级及社区书记开展防灾避险实践培训,通过“党建+应急”模式,从思想武装到业务辅导,确保关键时刻基层干部“叫得应、叫得醒、叫得动”。咸宁市各级党组织闻汛而动,先后调整落实4542名江河湖库“头顶塘堰”和山洪沟防汛责任人,印发纪律命令,强化值班值守、风险排查等工作。嘉鱼县潘家湾镇在23个哨所全覆盖建立临时党支部,50余名党员干部在四邑公堤潘家湾村防汛指挥部重温入党誓词,以昂扬斗志投入防汛工作,带领1200余名党员奋战江堤。崇阳县石城镇党委构建“村党组织—村湾党支部—(党员)中心户”联动机制,通山县厦铺镇西湖村党支部利用数字化乡村综治管理平台及时通报险情。当数字化管理平台与党员干部的“铁脚板”相结合,当纪律要求与实战演练相贯通,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便从文件中的概念转化为堤坝上的坚守,这种“看得见、摸得着”的组织力,正是应对风险挑战的最大底气。
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的身影。在防汛救灾一线,广大党员干部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和“定心丸”。在湖北咸宁,面对长江水位的起落和险情,5万余名党员迅速响应,组建1157支防汛应急队伍,按照“市1000、县300、乡50、村20”的标准,奔赴防汛最前沿。他们日夜坚守,在狂风暴雨中仔细巡查堤坝、排查隐患,不放过任何一个可能威胁群众安全的细节。在赤壁干堤17号哨所,临时党支部书记江剑荣术后未愈便毅然带队上堤,在疑似散浸点与队员们一起排查分析,凭借丰富的经验和坚定的信念,守护着堤段安全。在崇阳县天城镇中津村,村党支部书记舒八飞在群众被积水围困时,毫不犹豫穿上救生衣、腰系长绳,一次次往返深水区解救被困人员,一句“只要群众有需要,我将毫不犹豫冲上前”,道出了无数党员的心声。他们用自己的身躯,在风雨中为群众撑起一片安全的天空,诠释着共产党员“关键时刻冲得出来,危难时刻豁得出去”的担当。
防汛救灾从来不是孤军奋战,而是一场全民出力的集体行动。当风雨来袭,社会各界迅速拧成一股绳,在江河湖畔、城乡社区共同筑起坚不可摧的“生命防线”,汇聚成一股磅礴的防汛力量。在宣恩县椒园镇,面对庆阳河水位猛涨可能威胁百年古街安全的紧急情况,镇防汛抗旱指挥部迅速研判,镇应急队伍、村 “两委” 组织的党员干部及群众迅速响应,大家齐心协力装填沙土、搬运三合板和沙袋,仅用三个小时就筑起临时防浪墙,化解了危机。崇阳县退役军人党员黄灿积极投身救援一线,黄灿在接到救援电话后,立即带领公司员工和自家生产的救生船艇奔赴一线,在白霓镇金星村安全转移102人。潜江城发城运集团在暴雨来袭时,迅速启动防汛应急预案,针对全市7处易涝点,出动100余人,7台抽水设备,累计抽排积水265万立方米,保障了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城市秩序正常运行。从志愿者到企业,从普通群众到专业救援队伍,各方力量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以点滴之力汇聚成防汛救灾的磅礴伟力,深刻诠释了守望相助的人间大爱。
应对风险挑战,既需要“一呼百应”的组织动员力,也需要“一往无前”的党员先锋力,更离不开"一线聚力"的社会协同力。这三重力量相互支撑、彼此赋能,共同构建起抵御风险的坚固防线。从入汛前的未雨绸缪到关键期的科学应对,从党员干部的冲锋在前到社会各界的守望相助,湖北防汛工作展现出的不仅是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更是基层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实践。当组织优势、制度优势转化为防汛救灾的实际效能,我们便能在风雨中筑起“钢铁长城”,在洪峰前书写“人民至上”的温暖答卷。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伍嘉庆(“青苹果”网评团队)
责编: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11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