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全省低空经济发展推进会召开,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忠林主持会议并强调,要扎实推动全省低空经济安全健康发展,努力打造全国低空经济发展高地。武汉市作为低空经济都市圈的先行者,截至目前,已批复24条低空试点航线,其中载人航线8条、无人机航线16条,覆盖短途运输、空中游览、物流运输等应用场景。
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低空经济“横空出世”持续成为市场热点和经济发展的新领域,在全国范围内,上海、南京、杭州等越来越多的城市正加速迈入“空天地”立体交通新时代,呈现出低空经济日渐勃发的欣欣向荣之景。事实上,对低空领域的谋划并非“一时兴起”,早在202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就首次将“低空经济”写入国家规划,2024年两会,低空经济被作为“新增长引擎”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更是提出“推动商业航天、低空经济、深海科技等新兴产业安全健康发展”。数据显示,全国已有30个省份将“低空经济”发展规划写入了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低空经济站在政策风口上,巨大的发展潜力吸引着各地纷纷加快布局低空产业,竞逐低空经济这一新赛道。
低空作为已出尚未开发的试验田和具有充足资源优势的宝藏库,是城市由二维扩展到三维必须抓好的“宝物”。低空不仅空间广阔,蕴藏着的经济价值更超乎想象,因此,低空消费潜力的挖掘成为推动低空经济“飞得高”的关键招数。近年来,低空经济在突破“卡脖子”技术的同时,也在不断探索与生产生活深度融合。拥有快速拍摄优势和开阔视角的航拍无人机产品日益成熟,不仅降低了航拍的设备成本和技术门槛,更吸引越来越多摄影爱好者购买;高效便捷的配送航线在载货领域也大放异彩,杭州湖滨银泰设置空中外卖集散中心,无人机日均配送1500单,占商圈外卖总量12%,成都天府国际生物城构建医药冷链无人机网络,疫苗运输时效提升400%;与“文旅热”融合的低空娱乐项目备受追捧,滑翔伞、热气球、水上飞机、直升机驾驶体验等新鲜有趣的特色项目推动文化旅游中消费场景推陈出新,也加速带动旅游服务业的转型升级。虽然当前中国低空消费市场尚处于起步阶段,但发展速度着实令人惊叹,就单说飞行体验这一项就带动了飞机驾驶培训热在全国兴起,可以说低空消费已经逐步从“小众体验”蝶变为了“大众消费”。
低空经济具有产业链条长、应用场景丰富、成长性和带动性强等特点,在风光游览、城市安防、医疗救护、应急救援、农林植保、电力巡检等领域已有广泛应用,发展空间极为广阔。“飞得高”的同时还要“飞得稳”,低空经济快速发展的背后也对相关法律法规、空域管理、安全保障体系等提出了新的需求。一方面,要想“起落自如”就需要规划兴建大批固定运营基地、飞行服务站、专业维修站、直升机起降点、无人机起降点等硬件设施,发展通信、导航、监视等配套的数字基础设施,形成能够协调各类飞行器“停、走、等”的协调服务系统,生成“空中地图”。另一方面,空域要想放得开首先得保证管得住,技术发展正倒逼监管体系和政策标准要随之升级和完善,如何应对数量级式增长的监管对象,如何明确各部门在低空安全管理方面的责权力,如何构建完整生态链来把控低空发展安全,这些都是低空经济“加速高飞”面临的难题和挑战。
向天空要市场、要商机、要GDP,实质就是抓发展、抓竞争力、抓未来,只有不断健全体制机制,因地制宜发展,才能让低空经济“加速起飞”,飞入千万家。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颖(武汉市江岸区)
责编:刘文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