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湖北高规格召开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省委书记王忠林担任“湖北文旅首席推荐官”,以山水为笔、以文化为墨,向世界发出荆楚之约。会上,26个文旅重大项目签约644.31亿元,推出“神武峡”“赤黄红”两大全新设计的文旅主轴,提出将全力开创文旅发展新局面,全力谱写文旅合作新篇章,全力打造文旅服务新标杆,为湖北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推动文旅产业加速迈向万亿级吹响冲锋号。
岁月沉淀,千年文脉绘就文旅底色。湖北是长江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也是楚文化的重要发祥地。越王勾践剑一剑寒光闪耀九州,曾侯乙编钟一曲乐音回荡千年,黄鹤楼迎来送往无数文人雅士,武当山岿然而立诉说道法自然,在这里,历史与人文交相辉映,诗意与烟火浑然一体。湖北是三国文化的核心舞台,也是孕育革命精神的红色沃土,从文武赤壁到古城襄阳,从铁血红安到首义武昌,在这里,英雄辈出、传奇不断、热血永存。
目前,湖北拥有世界文化遗产3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5座、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28个、中国传统村落206个、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145项,自然禀赋得天独厚,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绵延,为文旅融合提供了坚强的支撑。湖北持续加强“五个一”(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一座园、一架桥)品牌宣传,将散落在荆楚大地的文化瑰宝串珠成链,“知音湖北”正在从中国走向世界。
文旅融合,全域协同促进业态升级。湖北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通过政策扶持与业态创新,激活文旅融合的“一池春水”。自2023年出台《关于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加快新时代湖北旅游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来,通过24条举措,对打造湖北文旅核心竞争力进行顶层设计,着力提升全省文旅产品供给质量、激发市场活力、做强全方位宣传推广。
一方面,湖北以“一核引领(武汉)、一带串珠(长江国际黄金旅游带)、三圈联动(武汉、襄阳、宜荆荆三大都市圈)、多极支撑”的文旅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形成了差异化发展、优势互补的文旅矩阵,推动区域协同发展。此次大会推出的“神武峡”“赤黄红”两大文旅主轴,也是区域协同的生动实践。“神武峡”串联武当山、神农架、长江三峡、恩施大峡谷等景区,集世界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于一体。“赤黄红”则以色彩为媒,串联洪湖、三国赤壁古战场、黄鹤楼、黄麻起义和鄂豫皖苏区革命烈士纪念园等景区,集三国文化、都市文化、红色文化于一体。通过旅游线路设计,不仅破解了以往景区“碎片化”的痛点,实现资源整合,更以主题叙事增强了游客的沉浸式体验。
另一方面,通过“文旅+百业”“百业+文旅”的链态融合,打破产业边界,不断激发文旅市场活力。咸宁温泉康养、郧阳恐龙园研学、襄阳唐城剧本杀等新业态,将旅游与康养、教育、娱乐深度嫁接。从随州炎帝故里寻根节,到宜昌夷陵柑橘文化节,从春晚七分钟后武汉热度暴涨到神农架“1元门票”惠民引流,湖北创新文旅策划营销,持续放大节会活动效应,进一步重构文旅消费生态。
以人为本,服务升级提高文旅品牌美誉度。近年来,湖北建设全域友好型旅游服务体系,推动旅游基础设施提档升级。“汉襄宜”城市之间实现1小时互通,麻城龟峰山从“山路崎岖”到“快进慢游”,入境游客在全国率先享受“过境免签+多语种支付”服务,汉马选手凭参赛证,可半价游东湖樱花园,免费品尝特色美食;看刀郎武汉演唱会、邓紫棋襄阳演唱会,能在当地享受指定酒店住宿优惠……一系列举措让游客开心“打卡”、舒心“刷卡”。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强调,要打造精品文旅品牌和线路,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本次大会既彰显了湖北的文化自信,更是牢记嘱托、大力推动文旅产业的明确信号。荆楚大地文化荟萃、圣贤辈出,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正逢其时、正当其时。让我们携手共进,助力湖北文旅蓬勃发展,让湖北成为世界游客的必选项。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寓青(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区委社会工作部)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