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齐一璇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稚嫩童声在武汉市武昌区中山路小学紫阳校区操场回荡,一名小学生吟诵诗句后将羽箭精准投入壶中,引得阵阵喝彩。这是蒲公英悦读小镇“传承经典·创新未来”第十一届“儿童阅读嘉年华”暨“寻找书香班级”展演现场的生动场景。4月25日下午,这场由武昌区教育局与蒲公英悦读小镇主办、武昌区中山路小学承办、51所会员校协办的阅读盛会,以多元形式让传统文化在童趣中焕发新生。武昌蒲公英悦读小镇51个会员单位14年的坚持,让这个阅读品牌成为武昌区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同时,让武昌古城更添文化活力。
武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它宛如一本无形的巨著,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沧桑与辉煌。从黄鹤楼的悠悠古韵,到辛亥革命的壮烈史诗,武昌的文化故事如繁星般璀璨。而蒲公英悦读小镇则搭建起了一座连接这座无形之书与大众的桥梁,带领一城人读有形之书。自2011年成立以来,它从一个小小的阅读梦想起步,如今已覆盖51所会员校、6个阅读小站,惠及5万学子,汇聚了千名志愿者团队。全区9万学子日诵经典、习字练笔,写字优秀率超85%,“蒲公英悦读小镇”无疑是这一文化教育工程的生动实践者。武昌,这座无形文化之书因“蒲公英悦读小镇”而有了具象传承载体,阅读之火燎原,点亮城市文化精神与未来希望。
从阅读到悦读,“蒲公英悦读小镇”实现了质的飞跃。要让阅读真正深入人心,就必须创新活动形式,让阅读变得有趣。今年的活动以“传承与创新”为核心,主会场五个“书香班级”的精彩展演便是最好的例证。湖北省水果湖第一小学等学校的孩子们,用传统文化新演绎及文化创新实践的形式,展现阅读的风采。《汉字之旅》通过朗诵、表演相结合的方式“寻字之美”;《说书人》通过说书、说唱、表演等多种艺术形式“口传经典”。分会场的“原创书展”和“手工作品展”更是亮点纷呈,累计收到儿童原创书籍284本,涵盖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等多种元素;手工作品展有415个非遗艺术作品,涉及剪纸、掐丝珐琅等16个类别。儿童阅读游艺会设置了9个文化体验项目,将知识性与趣味性完美融合。这些丰富多彩的活动,让更多人主动参与其中,让被动阅读变为主动悦读,让主动阅读衍生出更多文化传播的好故事,形成了裂变和拓展,深化了活动的意义,升华了阅读的价值。
阅读的核心要义在于成就人。通过阅读,孩子们可以明智,可以超越自己,成为更好的人。在“蒲公英悦读小镇”的活动中,孩子们在文字中与圣贤对话,在艺术中感悟科学,在实践中传承智慧。他们从“被动阅读”转变为“主动创新”,这场嘉年华正是他们展示文化自信的舞台。而且,“亲亲蒲公英”阅读关爱行动自成立以来,已资助百余位贫困家庭的孩子,传递了社会的温暖和关爱,让阅读的种子在每一个角落生根发芽。这种阅读的力量,不仅滋养着孩子们的心灵,更让他们在阅读中成就精彩人生。
在互联网时代,获取知识看似便捷,但真正能化成滋养生命的养分,还是要靠不断阅读。阅读可以提升自己,拓展眼界,积淀才气。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有才华有积淀,才能走得更远。对个人而言,阅读是成长的阶梯;对教育而言,阅读是培养人才的基石;对城市发展而言,阅读是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动力。武昌“蒲公英悦读小镇”的阅读样本,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它让我们看到,一个城市的魅力不仅在于高楼大厦和繁华街道,更在于弥漫在空气中的书香气息和人们内心深处的文化底蕴。
阅读成就武昌这座魅力之城,悦读更能让更多人遇见更好的自己。武昌“蒲公英悦读小镇”14年的坚持,让阅读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它不仅让传统文化在童趣中焕发新生,更让每一个参与其中的人在阅读中收获成长与快乐。相信在未来,“蒲公英悦读小镇”将继续以书香为媒,让更多童心在经典的传承与创新中茁壮成长,让武昌这座古城因阅读而更加璀璨夺目。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