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评论员 林杉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近日,武汉市蔡甸区奓山街第二届“伯龙论道”活动在奓山中心小学举行,各校师生以“五育并举”为笔,绘就出一幅绚丽多彩的教育新画卷。从武术方阵的刚劲有力,到轮滑与书法的动静相生,再到科技与艺术的共舞飞扬,这场活动不仅是蔡甸区教育创新成果的集中展示,更像是一面镜子,照见了教育工作者的育人初心——始终以孩子为中心,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教育,本就是一场以心换心的旅程,蔡甸区的这场创新活动,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温度与力量。
回顾“伯龙论道”活动的发展历程,从首届到第二届,变化显著,亮点纷呈。首届活动便已展现出蔡甸区在育人创新上的积极探索,联动区内学校共智共谋,结合教育实践论道悟道,切磋共进。而第二届活动,在继承首届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更加注重五育的深度融合与创新实践。各校通过武术展演、社团互动、情景剧演绎等多元形式,生动呈现了德智体美劳融合育人的丰硕成果。这让我们深刻认识到,教育创新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传承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每一次的探索与实践,都是为了给孩子们提供更优质的教育环境,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教育是一场接力赛,每一代教育工作者都在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为孩子们的未来添砖加瓦。
走进本次“伯龙论道”活动现场,处处都能捕捉到令人眼前一亮的育人亮点。常福中心小学以武术、舞龙、太极与书法编织文化盛宴,将传统与现代完美融合,这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孩子们文化自信的培养,让孩子们铭记文化根脉是教育的重要使命。枫树路学校轮滑少年脚踩“风火轮”,与书法墨香、跳绳彩绳动静交织,展现出青春的活力与创意,这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无限的潜能与可能。教育不应是束缚,而应是释放,让孩子们在自由与快乐中探索世界,发现自我。星光小学学子以校歌唱响五育理念,无人机悬挂“智育”标语腾空而起,学生身着自制环保服饰,手持书画作品,诠释了“以美润心、以劳励志”的育人理念。这启示我们,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灌输,更是心灵的滋养与品格的塑造。更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奓山中心小学的“和乐”劳育作品展,孩子们在漆扇制作、创意热缩片挂件体验、自制香囊等活动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更在科学与艺术的交融中感受到了创造的乐趣。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真正实现了教育的知行合一。
深化五育融合创新,是蔡甸区教育系统当前的重要任务,也是推动蔡甸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从湖北日报、荆楚网等权威媒体的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蔡甸区在五育融合创新上的积极探索与实践。各校通过构建特色课程、打造特色社团、打破学科壁垒、推动家校社共育等多种方式,努力实现五育的有机融合与相互促进。这些实践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校园生活,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他们的综合素质与创新能力。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时代,单一的知识传授已无法满足孩子们的需求,只有全面发展的教育,才能让他们在未来的社会中立足。蔡甸区的这些探索,为其他地区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站在教育强国的新起点上,我们更应深刻认识到教育初心的重要性。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灵魂的唤醒与人格的塑造。蔡甸区教育系统以“伯龙论道”活动为契机,深化五育融合创新,正是对教育初心的坚守与践行。这不仅为每个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更为蔡甸教育的高质量发展续写了新篇。在湖北建成支点的征程中,蔡甸教育的实践样本无疑具有重要的示范意义与推广价值。教育是一场向美而行的遇见,是一段温暖人心的修行。蔡甸区的教育工作者们,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教育的真谛,让我们看到了教育的无限可能和光明未来。
“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蔡甸这片教育的热土上,“伯龙论道”活动正以它独特的方式,摇动着每一棵教育的树,推动着每一朵教育的云,唤醒着每一个教育的灵魂。让我们共同期待蔡甸教育在未来的日子里,继续以初心为笔,以创新为墨,绘就更加绚丽多彩的教育新画卷。愿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孩子的梦想之路,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在爱的滋养下茁壮成长。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