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一”假期,假日经济“热辣滚烫”,文旅消费活力四射。文化和旅游部数据显示,“五一”假期,全国国内出游人次达3.14亿,同比增长6.4%;国内游客出游总花费1802.69亿元,同比增长8.0%。人们高涨的出游热情和强劲的消费活力,共同绘就了一幅人气旺盛、市场繁荣、生机勃勃的文旅画卷。
这幅繁荣景象,不仅折射出文旅消费的多样精彩和市场的强劲活力,更展现了各地在供给侧的积极作为。以湖北为例,发出“山水形胜,烟火升腾”邀请函,游客在荆山楚水间从景观消费转变为情感体验链接,达成有效引客留客。全省A级旅游景区共接待游客1781.33万人次,同比增长24.61%;星级饭店平均入住率达到75.46%,同比提升7.12%。从繁华都市到宁静县城,从知名景区到田园乡村,从走马观花到深度体验,游客们以满腔热情和多样需求,点燃了文旅市场的繁荣火焰。
文旅市场的火热,凸显了其作为扩大内需、促进消费的重要支点作用。从需求端看,居民收入稳步增长,消费理念不断升级,多样化、品质化的旅游体验成为主流。从供给端看,旅游产品与服务持续创新,为市场注入更多活力。今年“五一”期间,各地不仅在推出新场景、新产品方面倾注心血,还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优化,激发文旅市场活力,释放消费潜力。例如,宜昌三峡人家景区推出实景演出《龙溪行》,将峡江婚俗、纤夫号子等非遗元素与全息投影、无人机矩阵等先进科技融合,展现出一幅如诗如画的文化盛景;三峡大瀑布景区推出悬崖电梯,让游客在数十秒内穿越层叠绿意,直达瀑布顶端,体验非凡的视觉与感官享受。这些创新举措,正是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写照。
文旅产业的蓬勃发展,离不开政策的有力引导。今年全国两会政府工作报告将“大力提振消费、提高投资效益,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列为首要任务。《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强调,“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有效需求,以优化消费环境增强消费意愿”。“五一”假期消费市场的火热,彰显了中国经济的韧性与活力,也为各地进一步提振消费提供了宝贵启示和信心。
要实现文旅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供给是关键。如今旅游需求早已超越“到此一游”,追求的是深度体验。为此,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推出文旅大餐。4月25日,湖北省举办全省文化旅游发展大会,吹响建设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的号角。省委书记王忠林担任“湖北文旅首席推荐官”“重信亲客”的湖北向世界发出邀请。4月27日,湖北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牢记嘱托 建成支点——七大战略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首场即提出湖北要成为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的文化旅游目的地。节前,湖北17个市州主官更是集体亮相,为家乡的“诗和远方”代言,并将诚意落实到解决游客出行的难点上。从政府大院免费停车、使用卫生间,到政府食堂平价就餐,再到“人人都是形象大使,处处都是旅游环境”的全民共识和全民行动,为假日经济注入勃勃生机。事实证明,只有不断深化文旅融合、创新业态模式、完善政策支持,才能打造“近悦远来”的消费磁场。
除了创新供给,优化服务、提升游客体验同样至关重要。今年“五一”,宣恩“花式宠客”频上热搜。5月1日至2日,宣恩接待游客23.97万人次,同比增长76.64%。这些热情的接待和付出,让全网产生将心比心的共情。文旅说到底是体验经济。谁能“拿捏”细节,谁就能赢得口碑。从淄博烧烤到“尔滨热”,从天水麻辣烫到荣昌卤鹅,“泼天富贵”并非天降,恰恰是在交通、住宿、景区、人文等细节上,做好了全方位政策配套和服务优化,让游客慕名而来,来了不想走,让文旅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
“热辣滚烫”的文旅市场,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蓬勃活力,更印证了内需驱动的战略定力。实践证明,只要坚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以创新供给激活消费潜能,以优质服务提升消费体验,就能在复杂多变的外部环境中培育新的增长点。这种供需良性互动的生动实践,正在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能。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谭金山(湖北宜昌)
责编:陈頔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