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县长直播带货”到“文旅局长内卷”,近年来,以文旅系统为代表的领导干部频频“出圈”,跨界成为“政务网红”。尤其是近期一些地方为了推广当地文旅、土特产等,使出浑身解数,开启“花式宣传”。他们或是身着茅古斯装束跳“科目三”,或是扮作侠客舞剑于杏谷,抑或是在油菜花田里“魔性尬舞”,与网红齐唱“挖呀挖”。
在“酒香也怕巷子深”的互联网时代,传统文旅宣传模式已难以满足需求。各地文旅部门纷纷“整活”,以更具网感的创新形式吸引关注。例如,四川甘孜州道孚县文旅局长降泽多吉通过科幻大片般的变装视频,将当地的自然景观与民族文化深度融合,单条视频播放量破千万;新疆伊犁文旅局长贺娇龙策马雪原的飒爽英姿,既展现了地域特色,又传递了文化自信。这些案例表明,当文旅宣传跳出刻板说教,以创意和诚意打动人心时,便能实现“破圈”效应。
然而,创新不等于无底线迎合。在流量焦虑的驱使下,各地官员不顾当地和自身实际情况,争相复制“尬舞”模板,将流量数据等同于政治绩效,甚至出现刻意扮丑、油腻喊麦等庸俗化和媚俗化的表演,只会令网友吐槽“辣眼睛”。过于同质化的表演、过于庸俗的表达,虽能短期收割流量,却可能透支地方形象,让公众记住的不是山水之美,而是尴尬的“黑历史”。
基层干部尤其是领导干部作为地方发展的引领者和服务者,其一言一行都代表着当地形象。他们走进田间地头,融入文旅场景,为地方发展站台吆喝,是打造接地气政府形象的尝试。但“出圈”不能“出格”,若想将更多的“流量”转化为乡村发展的“能量”,就要在“出绩”上久久为功,如此才能推动乡村长红,实现乡村全面振兴。那些真正“出绩”的文旅宣传,都是以优秀文化为内核,以创意为桥梁。沈阳市于洪区文旅局副局长彭勃,用中英文双语无缝切换介绍“蟹田稻”,结合东北方言的幽默表达,大大提高了水稻和大米销量。她认为文旅必须当“显眼包”,但同时也表示,“必须马上从这件事抽离,投入新工作,不能做一次性网红。”这种基于专业能力和服务大局的创新,不是浮于表面的虚伪表演,而是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的精髓,再赋予其时代精神内涵,展现出诗情画意的美景、烟火气满满的人情味。
对于基层干部来讲,也要清楚自己的核心职能是政策执行、产业规划与公共服务,懂得“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而非镜头前的表演者。从根本上说要提高当地形象,拉高当地文旅的美誉度,靠的是持续优化环境、不断提升服务,是真正掏心掏肺掏家底地善待游客,而不是表个演、唱个曲就能变流量为“留量”。当前,全党正在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各地基层干部要以此为契机,从转变作风入手,培养担当实干的工作作风,不尚虚谈、多务实功。
领导干部们的“出圈”表演,撕开了传统文旅营销的裂缝,但流量狂欢终会落幕。“造势一时”不如“造福一方”。从“出圈”到“出绩”,需要回归文旅经济的本质规律——文化是灵魂,服务是根基,体验是抓手。当各地不再焦虑于“下一个爆款在哪里”,而是深耕“吃住行游购娱”全链条,构建“流量承接-文化转化-服务增值”的生态系统,文旅产业才能真正跳出昙花一现的周期律,在高质量发展中书写长红篇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郑勇钢(四川省泸州市合江县委组织部)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