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圈,本是人类适应环境的心理调节机制,但对部分党员干部而言,却异化为因循守旧的工作惯性、拒绝拓展的能力边界。“路径依赖”取代了开拓创新,“专业壁垒”异化为逃避跨界的借口,这种自我束缚的“躺平式舒适”成为消解进取精神的腐蚀剂,在温水煮青蛙的安逸中,专业优势退化为思维定式,经验积累异化成能力枷锁,最终导致整体队伍活力流失、发展动能衰减。
舒适圈的固化有着深层诱因。思想层面,部分干部陷入“一招鲜吃遍天”的认知陷阱,将岗位胜任等同于能力封顶,把经验主义奉为工作圭臬。制度层面,缺乏跨领域培养的成长通道,单一维度的考核机制助长了“守好责任田”的保守心态。监督层面,动态跟踪评价机制不健全,使得“驾轻就熟不出错”成为躲避挑战的借口。
打破舒适圈需要系统破题。干部自身必须破除“吃老本”的心态,以“归零再出发”的勇气主动涉足陌生领域,在创新前沿锤炼新思路、新思维,在应急处突一线锻造多维能力,在交叉融合的实践中培育破界胆识。制度层面应建立“流动式”培养体系,通过定向轮岗破除岗位依赖,构建“多岗多能”晋升通道,让干部在跨界历练中突破能力天花板。同时,要建立动态预警机制,对长期滞留舒适区的干部及时提醒,对主动担纲“跨界先锋”的典型强化激励,构建起干部队伍能进能出、能上能下的良性循环,在百年变局的浪潮中培育出更多“跨界闯将”,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生生不息的奋进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伏月鸣 (图/文)
责编:沈素芬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