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全方位筑牢防灾减灾“铜墙铁壁”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3日17:29 来源: 荆楚网

5月12日全国防灾减灾日,承载着对灾难中逝去生命的深切缅怀,更肩负着唤醒全社会防灾减灾意识、提升应急处突能力的重大使命。面对自然灾害难以捉摸的“脾气”,基层干部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前沿哨兵”,亟需从“早防范”筑牢安全防线、“实宣教”普及避险知识、“快响应”提升处置效能三个关键维度精准发力,在实战中锤炼过硬本领,全方位筑牢防灾减灾的“铜墙铁壁”。

绷紧风险“预警弦”,织密隐患“防范网”。防灾胜于救灾,只有将排查、预警与防范落实到位,才能做到防患于未然、遏难于未发、治“病”于未有。基层干部应加大对防灾避险的警惕性、重视性,以“时时放心不下”“事事放心不下”的责任感狠抓落实,不让风险隐患排查预警“走马观花”流于形式,投身基层一线,经常性进企业、进农村、进社区、进学校、进家庭学习调研,有针对性地制定应急预案、开展应急演练,完善预警信息提醒发布和响应机制,确保在灾害来临前做到早发现、早预警、早防范。

创新形式“接地气”,防灾知识“入民心”。灾害来临时的自救互救能力,直接关系到群众的生命安全。广大基层干部身处服务群众第一线,要真抓实效,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去普及防灾安全教育。湖北创新“全民安全公开课”教育新模式,通过“AI技术+音乐艺术+思政教育+安全教育”的跨界融合,寓教于乐为青少年筑牢“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的生命防线;山东成武县编写方言版《防灾顺口溜》,采取“看图说灾”方式,用通俗语言为老年群体讲解逃生路线图,确保宣教“不漏一人”,将防灾减灾知识送到田间地头、千家万户。基层干部要在日常走访中摸清居民喜好习惯,能讲安全、会讲安全,防止大水漫灌、浮光掠影式宣传,让宣教落实落地。

争分夺秒“抢时间”,应急处突“有章法”。在灾害发生时,快速的应急响应是减轻灾害损失的关键,基层干部的“最后一公里”就是群众的“生命通道”。基层干部需锤炼“平时备足、急时用得上”的硬功夫,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对症下药、精准施策,提升组织动员力和反应力,抓住“黄金期”“窗口期”,第一时间启动应急机制,快速掌握应急队伍、社会力量、应急物资等资源现状,科学合理调配各类应急力量,做到心中有数、有条不紊,努力把突发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

防灾减灾是一项系统工程,更是民生工程。基层干部作为防灾减灾工作的排头兵,只有将“早、实、快”三字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才能真正实现习近平总书记“两个坚持、三个转变”的防灾减灾理念,为人民群众撑起坚实的“安全伞”,让防灾减灾日的意义真正落地生根。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盛水杉(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民权街道)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