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楚天评】东湖评论:打造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湖北样板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19日16:06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实施产业倍增战略,整体提升支点的产业竞争力,是加快构建体现湖北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抓手,也是湖北加快建成支点、赢得未来竞争优势的重大战略举措。着力破解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的体制机制“堵点卡点”,积极创建全国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试验区,努力打造科产融合“湖北样板”。

湖北是中国的科教大省、产业强省,在中国科技创新版图和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而独特的地位,有132所高校,在校大学生超过200万,拥有研发人员41.5万,其中院士82位,拥有1家国家实验室、8个大科学装置、500多家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湖北将牢记嘱托,始终着眼全国大局、紧扣国家所需、竭尽湖北所能,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为支点建设注入强劲动能。

湖北省加快未来产业发展实施方案围绕未来制造、未来信息、未来材料、未来能源、未来空间和未来健康六大方向产业发展,发挥科技项目引领作用,布局突破6G、人形机器人、AI大模型、脑机接口、合成生物等前沿技术,谋划建设湖北省颠覆性技术创新中心,着力打造中部地区竞跑新赛道热土。围绕创新的主要环节,秉持“弱的就强、缺的就补、错的就改”原则,对科技研发平台、成果转化平台、产业培育平台进行系统重塑,进一步做强创新的基础载体,让创新需要的“土壤”更加肥沃。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创新财政资金的使用方式,针对还处于早期、社会资本不愿跟进的硬科技项目,给予一定科研经费支持,陪伴科研团队迈出“关键第一步”;发挥财政资金的撬动作用,引导和采用股权直投、基金投资等手段,多轮次助推,直至打通“最后一公里”,通过构建全生命周期支撑体系,让项目活下去、发展好。培育一批科技服务领军企业和专业化、市场化、平台化技术转移机构,全链条服务科技成果转化。实现“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强化创新服务,包括人才保障服务、金融支撑服务、供需对接服务以及知识产权运营与保护服务,让创新需要的“水分”更加充沛。

营造创新氛围,特别是要培育鼓励创新、宽容失败、尽职免责的创新文化,促进形成人人想创新、事事靠创新、处处有创新的浓厚氛围,让创新需要的“空气”更加清新。持续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健全惠企政策精准直达机制,努力营造同样条件成本最低、同样成本服务最好、同样服务市场机会最多的一流营商环境,以发展环境之优为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保驾护航。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杨舒涵(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网评团队、区人民法院)

责编:丁楚风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