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小伙为救同学职教高考语文缺考”的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与深入探讨。这位来自山东城市服务职业学院的学生姜昭鹏,争分夺秒抢抓急救黄金时间,对发病同学持续进行心肺复苏、人工呼吸等急救措施,与网约车司机共同上演了一场“教科书”式的生死救援,交出了一份超越考场的完美答卷。这看似简单的选择,折射出的远不止是个人的道德勇气。
该事件之所以引发社会强烈共鸣,关键在于它精准触动了教育的核心命题。在应试教育长期主导的氛围下,我们习惯于用分数作为衡量一切的标尺,却常常忽略了那些无法量化却无比珍贵的品质。当众多学子还在为“一分之差”焦虑不已时,姜昭鹏用实际行动有力证明,教育的终极目的并非培养只会考试的“人才”,而是塑造能够在危急时刻作出正确价值判断的“人”。他在紧急时刻运用专业所学挽救同学生命的行为,淋漓尽致地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真正价值——不仅要传授技能,更要着重培养担当精神。这种超越功利的生命观,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中显得尤为可贵。正如他自己所说:“考试可以重来,生命只有一次。”这句朴实无华的话语,道出了超越年龄的生命感悟,也让我们看到了当代青年可贵的价值坚守。
当全社会为他的选择纷纷点赞时,我们不应仅仅停留在感动层面,更应积极行动起来。一方面,要完善急救培训体系,让更多人掌握急救知识和技能,在关键时刻能够挺身而出;另一方面,要优化考试应急机制,制定科学合理的应急预案,确保类似情况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同时,还要改革教育评价标准,不再单一以分数论英雄,而是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和道德品质。通过制度保障,让下一个“姜昭鹏”既能勇敢救人,又不必承担本不该由其承担的人生代价。此外,还需要协同社会、学校、家庭,共同营造崇尚道德、鼓励善行的良好氛围。对于像姜昭鹏这样的善举,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让更多的人感受到善行的力量和价值,激励更多人在关键时刻伸出援手。
令人欣慰的是,相关部门最终为姜昭鹏安排了补考机会。这种人性化的处理方式,不仅弥补了姜昭鹏的遗憾,更为类似事件的处理树立了典范。在维护考试纪律的同时,实现了规则与温情的平衡,既破解了“英雄流血又流泪”的治理难题,又凝聚了“生命高于考试”的社会价值共识。从更深层次看,这一决定反映了考试制度的价值回归。考试终究只是手段,培养德才兼备的人才才是根本目的。姜昭鹏没有豪言壮语,却在关键时刻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成熟与担当。这种品质,远比一张满分试卷更值得珍视。
人生的考场远不止在教室之内,更在每一个需要我们作出价值判断的瞬间。让我们在追求知识和技能的道路上,不忘坚守道德和人性的光辉,共同书写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文明篇章,让更多温暖与正义的故事在我们身边不断上演。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曾令豪(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民族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