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曲艺术的盛会 人民群众的节日。5月15日晚,武汉洪山礼堂里座无虚席、掌声雷动,随着湖北省戏曲艺术剧院创排的楚剧《大别山人》精彩上演,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正式拉开序幕。
戏曲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瑰宝。从先秦的“俳优”、汉代的“百戏”,到唐代的“参军戏”、宋代的杂剧;从南宋的南戏、元代的杂剧,到清代地方戏曲流派纷呈、新中国成立后的百花齐放,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戏曲承载了千年的文化积淀和历史传承。千百年来,戏曲深受人民群众喜爱,“杨家将”体现的忠贞报国情怀,关公戏呈现的民间侠义精神,“黑脸包公”表征的刚正不阿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人挥之不去的文化记忆、文化“乡愁”。
作为我国南方片戏曲艺术最高水平的盛会,全国地方戏曲南方会演已经连续举办四届。从首届15个地方戏曲剧种争奇斗艳,到第二届19台剧目好戏连台,再到第三届15位梅花奖得主联袂献艺,会演已经成为交流展示戏曲艺术创作成果的重要平台,成为彰显湖北繁荣振兴戏曲“大码头”的重要窗口。相较于前三届,本届会演时间长,剧目多,创历届会演新高,特别是聚焦经典传承,加大优秀保留剧目和传统经典折子戏演出分量,必将引导广大戏曲院团和戏曲工作者坚持培根铸魂、守正创新,推动戏曲艺术持续焕发时代光彩。
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纵观本届参演的17台优秀保留剧目,题材广泛、类型多元,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俱佳,深受观众的喜爱。比如,武汉汉剧院参演的汉剧《宇宙锋》,曾参加1952年举办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并获演出二等奖,是影响深远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中国戏曲的代代赓续、推陈出新,根本在人才、关键在青年。会演安排两场优秀青年演员折子戏专场,12个地方院团的优秀青年演员们,将演绎京剧《八大锤》、越剧《北地王•哭祖庙》、荆州花鼓戏《妻审》等经典折子戏,充分展示各地戏曲人才辈出、新老接力、新秀涌现的可喜面貌。
戏曲繁荣不仅要看戏迷多不多,更要看有没有吸引新的观众。本届会演延续前三届实行惠民票价的做法,40元和60元的惠民票价将占总数的50%以上;同时,所有演出将在“文艺中国”视频平台矩阵、湖北演艺等多个网络平台录播,让戏迷们足不出户就能欣赏艺术大餐,尽享戏曲之美。近年来,湖北各地着眼建立健全“建立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机制”,创新开展戏曲惠民工作,培养壮大戏曲文化爱好者。比如,黄梅县创新打造“周末剧场”与抖音直播,单场观看量超40万人次,全年累积观众超千万人次,年轻群体占比达65%。本届会演为期43天,精彩纷呈的戏曲展演,一定既“吸睛”又“走心”,既“圈粉”又“涨粉”,呈现“戏到武汉活,戏到武汉火”的动人场景。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要求我们“在加强文化资源保护和推动文化创新发展上担当使命”。精心办好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进一步推动戏曲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为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整体提升戏曲文化影响力赋能添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今秋(湖北黄冈)
责编:刘文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