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楚天评】东湖评论:楚商回乡正当时

发布时间:2025年05月20日23:13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曾几何时,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近日,湖北省发布《推进楚商回乡工作行动方案》,化乡愁为乡情、转乡情为动能,从五大方面提出15条具体举措,系统推进楚商产业回归、资本回流、项目回投、总部回迁、人才回乡,为楚商铺就情感最真、政策最好、环境最优的返乡之路。

惟楚有材。“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开拓创新精神深深融入楚商血脉,从汉口开埠时期的商业奇迹,到当代九州通、卓尔控股的事业版图,敢为人先的基因从未褪色,26万楚商遍布全球,在商海搏击中书写着“九头鸟”的辉煌。那么,如何弥补“楚材晋用”的遗憾,演绎新时代“楚材楚用”故事?湖北省委、省政府以乡情为纽带,深情发出“楚商回乡”的号召。《行动方案》从创新务实、分级分类、“双招双引”、精准招商四个方面着力,在提升系统性、精准性、实效性、创新性上推动楚商回乡工作走深走实。今年以来,全省共组织以“楚商回乡 共建支点”为主题的招商活动1200余场,走访重点楚商超1万人次,签约亿元以上项目3552个,其中开工项目1052个、总金额3868.8亿元,全面掀起楚商回乡热潮。

楚商回归,不止于乡情。一流营商环境,为楚商回归描绘出清晰路径。畅通入口,以网络化、全球化思维建立联系联络机制,依托驻外办事处、异地湖北商会协会打造“楚商之家”、境内外招商联络站。搭建平台,办好用好楚商大会、“相约春天赏樱花”经贸洽谈、中国—北欧经贸合作论坛、汉交会、华创会、世界大健康博览会等品牌活动,宣传推介楚商企业、项目,帮助优秀项目对接、撮合服务。跟进落地,上线“楚商回乡”数字招商平台,线下分级设立“楚商回乡”服务站和“项目秘书”,全流程、一站式、“一对一”服务,加强招引项目的要素供给和服务保障。产业生态构建,为楚商回归提供精准落点。湖北“51020”现代产业集群,前景广阔、大有可为。长江存储、小米武汉总部等标杆项目,不仅带来千亿级投资,更形成了产业链的“榕树效应”。亿纬锂能在鄂建设华中规模最大的动力和储能电池生产基地;帝尔激光投资30亿元在武汉光谷建设新总部;泰康保险集团布局泰康科技与大健康总部、泰康同济(武汉)医院等9个主体,助力湖北构筑大健康产业生态……近年来大批楚商在先进制造业、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领域回乡投资兴业,每年新增返乡创业6万多人,楚商与故乡的双向奔赴、合作共赢正在热烈上演。

楚商引进来,楚材扎下根。湖北不仅重视楚商归乡,更注重构建“热带雨林式”服务生态,让楚材“留下来”、楚商“发展好”。机制创新,积极推动由“管理者”向“领航员”和“服务员”转变。“免申即享”“直达秒兑”模式,企业无需跑腿即可享受惠企资金;推行“跨省通办”“一网通办”“一事联办”,高频事项办理时间缩减84%、材料精简50%、办理环节减少75%;建立“政府承诺+社会监督+失信问责”机制,强化合同执行和知识产权保护。服务创先,积极推动“要我服务”向“我要服务”转变。“楚才卡”制度的推出,标志着人才服务进入3.0时代,集成88项服务从子女教育到医疗保健实现“一卡通行”。政策创优,积极推动由“给钱给房”内卷式消耗向“给平台给自主给尊重”可持续性供给转变。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实施战略人才力量“十百千万”行动,赋予重点企业人才举荐权,提升企业在人才选拔中的话语权,积极为企业凝智、为发展聚力。

湖北正以楚材为笔、以乡情为墨,推动楚商从个体的“衣锦还乡”升华为区域发展战略行动,未来,这场跨越山海的“双向奔赴”还将续写更多“凤还巢”篇章,为加快建成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注入不竭动力。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雷芸(武汉长江新区党工委组织部)

责编:詹蔷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