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武汉市教育局官网发布通知,要求在全市中小学校开展全员文体活动,定期举办综合运动会、达标运动会、专项体育赛事、集体艺术展演等,实现“人人有特长、周周有活动、月月有赛事”。这一举措看似只是校园活动的时间加量、项目扩容,实则激活了文体教育本质的“一池春水”,为学生的全面成长带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
曾经,运动会是体育特长生的舞台、艺术节是文艺骨干的专场,大多数的学生获得感不多、参与度也低,只能成为看客。武汉市教育局推行的这一新规直视了这个痛点,通过设置更多综合趣味项目、体能达标测试、专项体育赛事等形式,学校从注重比赛竞技结果转为更加关注学生素质培养。让学生们走下看台、走上舞台、走进赛场,从观众变成参与者,都能找到契合自己兴趣、年龄和能力的文体项目。这种转变,是教育本质回归的表现,教育不是选拔,而是培养;不是制造差距,而是重视个性。
在推进全员文体活动的过程中,武汉市教育局倡导全体师生共同参与。每天的阳光大课间,不再是学生的“独角戏”,老师们也要走出办公区,与学生一同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武汉市区的中小学校秉持“一校一策”设计开展集体活动,以班级为单位,依据时段、季节、室内外等不同情形精心设计、有序组织。这不仅拉进了师生间的距离,还有利于培养同学间的默契,增进情感联结。全员文体活动的号召使师生成为了同行人,老师们可以告别机械工作模式,在寓教于学中找寻到育人的真理;学生们也能从应试教育的枯燥中解脱,在劳逸结合里健康快乐成长。牢牢筑起的心身健康基石,消弭了“师生有别”鸿沟,更成就了平等互爱的校园港湾。
美育教育是学生教育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集体展演到个人才艺展示,从传统戏曲传承到新媒体融合,武汉市中小学以多元姿态的艺术教育实践真正实现了“班班有活动、人人能参与”的美育教育理念。线上线下双轨并行的模式让艺术辐射更广;分级展演机制、角色互演的形式培养了学生们的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让每位学生的闪光点都有展示的舞台。班级合唱、书画手工、戏曲争霸赛、短视频展示等艺术活动如春雨润物,这种全员参与、浸润式体验的美育模式让我们看到了艺术教育正在从"小众特长"真正转向"大众素养",校园成为了圆梦青春的殿堂,学生们都能在艺术的滋养下尽情地展示才华、追逐梦想。
文体活动的“加时加量”,是向全面素质教育迈出坚实一步、重视学生全面发展的有力证明。教育的本质,从来都不是培养少数冠军,而是让每个生命都能绽放独特的光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锡玺(宜昌五峰)
责编:丁楚风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