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每一颗童心都值得被守护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07日16:44 来源: 荆楚网

6月1日晚,夜幕如轻柔的纱幔温柔垂落,武汉两江四岸的巨型屏幕次第亮起,一幅幅充满奇思妙想的特殊儿童画作在长江之畔浮现。这宛如一场在“六一”儿童节为特殊儿童精心编织的艺术疗愈光束,用“科技+艺术”的方式,在广阔的公共场域中营造出沉浸式多感官环境,将公共艺术升华为动态疗愈现场,让科技成为特殊儿童感知世界、表达自我的新触角。

对于特殊儿童而言,他们往往面临着更多生活与成长的挑战,在融入社会、表达自我的道路上困难重重。而武汉这座超千万人口的超大城市,以标志性景观为特殊儿童重塑了“无障碍精神家园”,这一创新模式改变了传统关怀方式,上演了一场双向奔赴的温暖对话。当孩子们的画作通过数字技术跃上“长江巨屏”,那一刻,他们不再是被动等待拯救的对象,而是成为了城市美学的创造者。这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展示,更是对他们自身价值的肯定,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可以为这个世界增添独特的色彩,为城市带来别样的美好。

这场灯光秀只是一个美好的开端。武汉长江灯光秀的光影涟漪尚未散去,湖北便已巧妙地将艺术疗愈理念融入到更多的文旅项目之中。在江汉关博物馆,特殊儿童在艺术家的悉心指导下,用光影装置重构城市记忆。他们通过自己的双手和创意,赋予古老建筑新的生命力,在光影交错间,探寻着城市的历史脉络,也留下了属于自己的独特印记。在东湖绿道,智能画板将轮椅儿童的涂鸦实时投影到湖面,形成动态水幕。那五彩斑斓的色彩在湖面上跳跃、变幻,如同孩子们心中五彩的梦想。轮椅的限制无法阻挡他们对美的追求,科技的助力让他们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与世界互动,让世界看到他们内心的绚烂。在黄鹤楼,声光装置将诗歌朗诵转化为可触摸的振动波纹。孩子们用声音传递情感,用触觉感受诗意,这种多维度的体验,让他们的感知更加丰富,也让文化的传承有了新的形式。

这些科技赋能艺术的表达,是对特殊儿童最深切的关爱。它们利用视觉、听觉、触觉共同刺激着特殊儿童大脑的神经,用最前沿的科技照亮最容易被忽视的角落。同时,这些文旅项目也让旅行的意义不再仅仅局限于观赏风景,更在于滋养心灵。每一位旅行者在参与这些活动的过程中,都能感受到特殊儿童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的向往,从而在感知世界的同时,找到内心的归宿与疗愈力量。

科技与文旅的深度融合,其意义远不止于打造“网红打卡地”。它更是塑造城市“心灵栖息地”的新范式。在武汉正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支柱产业、打造世界知名文化旅游目的地之际,“六一”的城市之光,让我们看到了这座英雄城市的温度。这座城市不仅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繁华的现代风貌,更有着对特殊群体的关怀与尊重。它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每一颗童心都值得被守护,每一个生命都值得被温柔以待。

愿这样的温暖行动能够不断延续和拓展,让更多的特殊儿童感受到社会的关爱与包容。也希望更多的城市能够借鉴武汉的经验,用科技与艺术的力量,为特殊儿童搭建起通往世界的桥梁,让他们在阳光下绽放属于自己的光芒。因为,每一颗童心都是一颗璀璨的星星,都值得被这个世界温柔守护。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圆(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卫健局)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