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弘扬大别山精神,为黄陂发展凝聚力量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0日14:42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长久生存的灵魂,唯有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一个民族在历史的潮流中才能屹立不倒、挺立潮头。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对湖北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定位、更高标准、更高要求,强调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黄陂作为大别山南麓的重要区域,传承和弘扬大别山精神,对于推动黄陂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大别山精神内涵丰富,在革命战争年代,黄陂的革命先辈们面对敌人的残酷镇压,始终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紧跟党的步伐,前赴后继、浴血奋战。潘忠汝、吴光浩等黄陂革命先烈领导的黄麻起义,具有重大历史意义。1927年11月13日,黄麻起义爆发,潘忠汝任起义军总指挥,吴光浩任副总指挥。起义军一举攻克黄安县城,成立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和中国工农革命军鄂东军,揭开了鄂豫皖武装斗争的序幕,为创建鄂豫皖革命根据地和红四方面军起到了先导作用。他们用生命诠释了对信念的坚守,对党的忠诚。

如今,在黄陂的建设发展中,我们同样需要坚守信念,紧跟党的领导。在推进产业升级、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各项工作时,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和挑战,都要坚定信心,相信党和政府的决策部署。从历史发展来看,中国共产党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带领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在黄陂的发展历程中,也正是在党的领导下,各项事业不断取得进步。我们要相信通过我们的努力,一定能够实现黄陂的繁荣发展。

在革命时期,黄陂人民为了革命大局,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积极参军参战、支援前线,与全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为解放事业而奋斗。这种顾全大局、团结奋斗的精神,是革命胜利的重要保障。在新时代,黄陂的建设同样需要这种精神。在推进重大项目建设中,可能会涉及到部分群众的拆迁安置等问题。从以往各地重大项目建设的成功经验来看,只有群众顾全大局,积极配合政府的工作,项目才能顺利推进,才能为地区发展带来长远利益。同时,黄陂的发展也离不开各个部门、各个行业的团结协作。政府部门要加强沟通协调,形成工作合力。例如,在基础设施建设、产业规划等方面,各部门需要密切配合,避免出现政策冲突和工作脱节的情况。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为黄陂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一些大型企业在黄陂投资兴业,不仅带来了资金和技术,还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促进了当地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要积极参与到黄陂的建设中来,共同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只有大家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才能推动黄陂的各项事业不断前进。

黄陂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不怕牺牲、冲锋在前,为革命的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在当今时代,黄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也展现出了勇当前锋的精神。近年来,黄陂积极践行“两山”理念,大力发展农文旅融合产业。黄陂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深厚的文化底蕴,以木兰文化为核心,建成了多个景区。根据相关统计数据,黄陂年接待游客量达30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70亿元,让绿水青山变成了“金山银山”。在科技创新方面,黄陂也不断加大投入。从区域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科技创新是推动产业升级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黄陂培育了一批高新技术企业,推动了产业的转型升级。例如,在智能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一些企业通过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增强了市场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黄陂要继续发扬勇当前锋的精神,敢于突破传统思维的束缚,勇于探索新的发展模式和路径。在激烈的区域竞争中,只有抢占先机,才能不断开创发展新局面。

大别山精神是黄陂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它见证了黄陂的过去,也将指引着黄陂的未来。在新时代,我们要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将其融入到黄陂建设的方方面面,为黄陂的高质量发展凝聚强大的精神力量,让这片红色土地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耀眼的光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李雪雷(武汉市黄陂区)

责编:陈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