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一“网”清则万事兴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13日11:40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近日,党建网微平台发布了名为《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的学习文章,重申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的重要性。从信息获取到社交互动,从线上购物到远程办公,互联网已深度融入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文明作为新形势下社会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网络发展水平与社会进步的关键指标,建设网络强国更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新贡献的必然要求。

网络空间不是 “法外之地”,法治是网络文明建设的基石,为网络空间的健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保障。在互联网的无边界世界中,信息传播的迅速与广泛性使得网络空间难免滋生虚假信息、网络暴力、数据泄露等乱象。这些现象不仅破坏了网络生态的和谐与稳定,还对社会秩序和公众利益构成了威胁。因此,依法治网、依法办网、依法上网成为维护网络秩序、促进网络文明的必然要求。近年来,国家持续开展 “清朗” 系列专项行动,依法打击网络暴力、谣言传播、数据泄露等违法违规行为,成效显著。这些措施的实施,不仅净化了网络环境,也提升了公众对网络法治的认知和认同,为网络文明的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

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是网络文明的核心内涵,能够凝聚社会共识,引领时代风尚。网络文化以其多元性、创新性和互动性,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但随着“流量为王”时代的到来,要始终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避免过度娱乐化影响网络文化的健康发展,要用优秀的文化成果滋养网络空间,营造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氛围。如湖北省博物馆通过数字化手段,以VR大空间技术重现越王勾践剑、曾侯乙编钟背后故事,让观众可以沉浸式了解文物物件前世今生的同时,也让传统文化在互联网上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吸引大量网民关注和参与,提升了全民文化素养,增强了民族文化自信。

网络文明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凝聚合力。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及广大网民都应积极投身其中,发挥各自的作用。政府要强化责任担当,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法规,加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和硬件支撑;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将网络文明理念融入产品研发、运营和管理的全过程,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推动网络文明建设;社会组织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组织开展各类网络文明宣传活动,提高公众的网络文明意识和素养;网民作为网络空间的主体,更要自觉遵守网络道德和法律规范,理性表达、文明互动,积极传播正能量。

网络公益活动为网络文明建设提供了生动范例。网络公益借助互联网的高效性与广泛性,打破了传统公益活动在地域和时间上的限制,实现了资源的快速汇聚与精准分配。一方面,它能将分散的爱心迅速集中,形成强大的帮扶力量;另一方面,通过网络平台的透明运作,增强了公众对公益事业的信任度,吸引更多人投身其中,进而营造出积极向上的网络氛围,推动网络文明的发展。这种将技术优势与公益理念相结合的模式,不仅提升了社会福祉,还强化了网络空间的正能量,为网络文明建设注入了强劲动力。

网络文明是时代赋予的宝贵财富,也是全人类共同守护的精神家园。推进网络文明建设,必须秉持法治理念,坚守文化阵地,汇聚各方力量。唯有让互联网在法治轨道上健康运行,以积极向上的网络文化沁润人心,才能凝聚社会共识,提升全民素养,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此乃顺应时代潮流、契合人民期盼之举,于国家发展、社会进步、个体福祉均有深远意义。这不仅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注入强大精神动力,更是助力构建一个清朗、文明、和谐的网络空间,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贡献智慧与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梁伟(武汉市武昌区“昌言家”网评团队)

责编:郭蕾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