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广熟,天下足”,这句流传千年的古语,道尽了湖北作为“鱼米之乡”的丰饶底蕴。当六月的风拂过江汉平原,现代农耕的韵律正与古老的沃野交响共鸣。6月10日,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主持研究推进全省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高质量发展工作,为荆楚大地的农业现代化征程锚定方向。当前,湖北正以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为抓手,在传承千年农耕文明的土地上,书写着从传统农业大省向现代农业强省跨越的时代答卷。
千帆竞发立潮头,产业链上筑根基。若把农业产业链比作一棵参天大树,龙头企业便是深扎沃土的根系,汲取养分亦稳固根基。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考察时指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加快推进乡村振兴,首先是要发展富民产业”。湖北省以此为指引,让龙头企业不仅成为市场开拓的先锋,更成为技术推广的桥梁。在“强龙头则产业兴”这一发展逻辑的引领下,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建设如同一台精密引擎,驱动着茶叶、优质稻米、菜籽油等产业集群破浪前行。当恩施玉露的清香飘向全国连锁商超,当潜江小龙虾的鲜红铺满电商平台,当宜昌柑橘的甜蜜走进海外市场,这些标志性农产品背后,是湖北培育出的1000余家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它们如同产业航母,带领万千农户在市场海洋中乘风破浪,既稳住了农产品市场的基本盘,更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让小农户搭上了现代农业的快车。“农为邦本,本固邦宁”,龙头引领之下,荆楚沃野正筑牢产业兴旺的基石。
九派流芳织锦绣,三产融合焕新颜。湖北农业产业链的延展,恰似长江支流般纵横交织,让每一份农产品都能在深加工中焕发新生,并通过“强强联合”产生“1+1远大于2”的效应。在随州香菇产业园,一朵朵鲜菇经过冻干、调味等工序,变身为便捷的即食食品,身价倍增;在咸宁楠竹产区,竹材被加工成竹纤维、竹家居等数百种产品,昔日“山间材”化作“桌上宝”。这种“从初级产品到终端消费品”的蜕变,正是湖北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的生动缩影。当潜江的“虾稻共作”基地成为网红打卡地,小龙虾从餐桌走向文旅IP;当神农架的中药材种植园兼具观光与科普功能,传统农耕便有了新的打开方式。这种“农业+文旅”“农业+科技”的跨界融合,正是对习近平总书记“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重要指示的生动实践。如今的湖北乡村,稻田不仅是粮仓,更是画卷;养殖场不仅是生产单元,更是体验空间。“稼穑蓬勃,梦想熠熠”,产业链的延伸让古老的农耕文明在现代语境下焕发新的生机。
科技为翼抟青云,种源农机铸利器。在农业现代化征程中,科技如同腾飞的双翼,让传统农耕插上了创新的翅膀。江汉平原的稻田里,无人插秧机正按北斗导航的轨迹整齐作业;三峡库区的柑橘园里,智能水肥系统根据墒情精准灌溉。这不是未来图景,而是湖北农业的当下日常。湖北发挥科教资源富集优势,在核心种源攻关、智能农机研发等领域持续突破。“农村天地广阔,农业大有可为”,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兴农的嘱托,也在湖北转化为实实在在的行动。省农科院的专家们扎根田间,将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直接播撒在希望的田野;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高校共建研发中心,让“论文写在大地上”成为常态;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如火如荼,让掌握数字技术的“新农人”成为乡村振兴的生力军。当古老的“湖广熟”遇上现代科技,便有了新的注脚——不是靠天吃饭的偶然丰收,而是靠科技创新的必然丰产。“仓廪盈实,蓝图熠熠”,今日湖北正以科技为笔,在传统农业的画布上绘制出现代化的图景。
汉江九曲映云端,沧海良田富裕安。站在新时代的荆楚大地上,现代农业的繁忙景象与诗词中的田园意境交相辉映:小龙虾捕捞季,万亩虾塘波光粼粼,农人笑谈“一尾红虾富一方”;水稻收割时,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稻浪中穿梭,奏响“喜看稻菽千重浪”的现实乐章。从屈家岭的稻作文明到今日的智慧农业,从“才了蚕桑又插田”的传统农耕到“三产融合促增收”的现代模式,湖北农业正完成着从“量”到“质”、从“形”到“势”的华丽蜕变。当十大重点农业产业链如十条巨龙在荆楚大地腾飞,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农产品加工值不断攀升的数字跨越,更是“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图景。湖北以产业链思维重构农业发展逻辑,正在书写着新时代“鱼米之乡”的全新篇章。这片被长江水滋养、由屈子诗浸润的土地,必将在农业现代化的征程中,让古老的农耕文明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为中部崛起筑牢“压舱石”,为民族复兴夯实“根基土”。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完颜颜博(武汉市江岸区 “青橙计划”网评团队、劳动街道)
责编:刘文颖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