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至12日,湖北省委书记王忠林、省长李殿勋率队赴京,与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铁集团等重要部委和央企进行密集座谈,围绕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讲话精神、谋划“十五五”规划、推动高质量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流,取得丰硕成果。就在同一时间,来自武汉的一家青年科创企业,自主研发的全球首款“床上跑”的扫床机器人“喵卫”,以月销破万、远销38国的成绩“扫”进热搜,成为“软表面清洁赛道”当之无愧的全球首创者。
一个宏大格局的谋篇布局,一项微观细腻的产品创新,二者相隔千里,却同频共振、互为注脚。它们共同回答了一个问题:湖北,凭什么成为“中部崛起”的重要战略支点?答案正藏在“区位、科教、产业、人才”的集成优势里,藏在一份“战略谋划”与“一线实践”的双向奔赴中。
看区位,湖北得“中”独厚,更要因“网”而兴。当前,全省上下正大力实施枢纽提能战略,加快打造新时代“九州通衢”,全力构建现代化交通枢纽。地处中国之“心”的湖北,拥有承东启西、联南通北的天然区位优势。这不是一个静态标签,而是一张不断升级重构的“流动地图”。高铁提速、通道畅联,让“人流”“物流”奔涌不息,也让创现科技的“喵卫”机器人,可以在江夏研发、在光谷生产、在海内外“软着陆”,把一个实验室里的奇思妙想,送上世界舞台。
看科教,湖北院校林立,更要破题“转化率”。座谈会上,省委、省政府多次提到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的深度融合、提升产业科技创新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喵卫”的横空出世,正是这一理念的生动体现:产品背后是一群95后的“技术宅”,他们来自华中科技大学机械学院,深耕“全栈自研”,将底层算法、软表面识别、结构设计等“硬核”知识转化为“软萌”产品。高校不只是知识的高地,更是技术变产业的策源地。湖北的科教优势,只有深度链接“需求端”,才能真正转换为“生产力”。
看产业,湖北厚积薄发,更要主动“再定义”。从光电子、集成电路到生物医药、智能制造,湖北产业体系日渐完备。但真正走到全球前列的企业,往往都敢于“再定义”问题与市场。“喵卫”之前,没人认真思考“床上清洁”是否需要机器人——这群年轻人用“技术+想象”撬开了全新赛道。国家发展改革委要支持湖北打造全国集成电路创新高地,建设“世界光谷”,就是要鼓励更多这样的“创新科技”,鼓励湖北因地制宜,在细分领域做专做强,既有“质”的提升,更有“类”的突破。
看人才,湖北聚才汇智,更要激活“敢闯”基因。“创业三年,啃最硬的骨头,不做低水平组装,有‘全球首款’的底气。”这是创现科技创始人的一句话,也是无数湖北青年科创力量的真实写照。他们之所以能从失败中转身突围,不只靠一腔热情,更得益于“3551光谷人才计划”、政府场地支持和政策托底。这背后,是湖北对青年人才的重视、对科技创新的耐心、对新质生产力的持续“下注”。
宏观谋篇,微观破题。省委、省政府此次密集对接国家部委,是一次全局性的系统谋划;而创现科技的“爆款出圈”,则是一个点上突破的真实写照。它们共同指向:唯有把战略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把高校资源转化为产业动能,把青年才智转化为全球产品,湖北才能真正实现从“中部支点”到“创新高地”的跃迁。
“喵卫”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湖北的崛起图景也正在展开。区位是骨架,科教是血脉,产业是肌肉,人才是灵魂。这个多元交汇的“发展体”,正不断向外释放能量,向内积蓄动能,在“十四五”的尾声与“十五五”的序章之间,锚定新时代湖北通往全国发展大局的战略轨迹,一如既往走出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梅开(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满春街道)
责编:袁莉莉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