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在弘扬伟大抗洪精神中激发奋进力量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23日20:42 来源: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1998年初夏,连降暴雨,长江发生全流域性大洪水,东北的嫩江、松花江也发生超历史纪录的特大洪水。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全国上下众志成城,军民干群团结一心,在中华大地上谱写了一曲威武雄壮的抗洪壮歌,赢得了抗洪救灾的伟大胜利。在同洪水英勇搏斗中,铸就了“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抗洪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新时代要大力传承和弘扬抗洪精神。

当前,湖北上下正全力以赴建成支点,更需要以“众人拾柴火焰高”的团结,万众一心,众志成城,汇聚起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磅礴伟力。以武汉、襄阳、宜昌“金三角”协同发展为例,三地各展所长、相互补位,从基础设施互联、科技创新协同、产业发展共进的态势加速形成,到强化长江、汉江干流共保联治、共同支撑长江经济带绿色发展,释放出“1+1+1>3”的集成效果。鄂州花湖机场从长江边的芦苇荡,华丽转身为中国唯一亚洲最大的专业货运机场,也离不开武汉鄂州两地精诚合作。这种区域协同发展模式,正是团结精神在经济建设中的生动实践,通过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强大的发展合力,为支点建设注入强劲动力。

船到中流浪更急,人到半山路更陡。当前,不仅处于“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湖北省也正处在整体提升的关键时期。要以“越是艰险越向前”的勇毅,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在克服困难中不断前进。从疫后艰难复苏,到经济总量破5万亿,再到增速位居经济大省和中部地区第一,荆楚大地勠力同心、奋楫前行,湖北发展一路顶压前行、一路回升向好,走出了一条昂扬向上的发展曲线。这种拼搏精神,正是湖北在支点建设中突破发展瓶颈、实现跨越发展的关键所在。要以“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勇气,大力实施“七大战略”,整体提升“七个能力”,努力将宏伟蓝图变成美好现实。

坚定必胜信念,不断激发奋进动力。支点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拼劲支撑。2024年,湖北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22.7%,数字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超过50%,光芯屏端网、汽车制造、大健康三大产业迈入万亿级,千亿产业达19个,科技创新已经成为湖北的最大优势、“金字招牌”。展望未来,我们还面临许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但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精气神绝不能丢,对未来的坚定信心绝不会动摇。我们必须肩负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使命,磨砺意志、坚定信念,保持“敢于担当”的锐气,以奋进之笔涵养奋进文化,为支点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崇高的使命不能丢、奋进的脚步不能停。我们要深刻领悟抗洪精神的内涵,将其融入湖北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壮阔征程,以昂扬向上的斗志、坚韧不拔的顽强作风,将精神力量转化为干事创业的实际行动,让抗洪精神在支点建设的征程中绽放出更加耀眼的光芒。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焦楷博(武汉市青山区“青评调”网评团队,区司法局)

责编:刘文颖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