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老兵宣讲团传递信念和希望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30日00:38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巍巍大别山,矗立着一座用信念铸就的精神丰碑。黄冈老兵宣讲团的“播火者”们,用生命告诉我们何为共产党员的信仰?因为他们相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相信新中国可以建立、相信共产主义社会一定会实现,所以哪怕在人生至暗时刻,他们依然也能看见胜利的曙光,并甘愿为之付出一切。这就是大别山区老兵们的信仰。

老兵相信的,是对国家和人民美好未来的执着看见,是对反侵略战争的必胜信心。这种相信,不是盲目的乐观,而是建立在深刻认知基础上的理性抉择,闫福锁老人经历过旧中国的苦难,他深知只有通过斗争才能换来和平,只有通过牺牲才能赢得尊严。他的相信,是对历史规律的把握,是对民族命运的担当,他看见了,在战火硝烟的背后,是民族复兴的必然趋势。正因如此,无论是面对生死考验、物质匮乏还是病痛折磨,他心中相信的力量从来没有减少过,这种力量,已经融入他的血液,成为他生命的一部分,并体现在每一个具体行动中。

老兵相信的,是新时代乡村蜕变与新生的广阔天地,是年轻一代与乡村发展紧密相连的时代使命。当杨愉锐褪去天安门国旗护卫队的礼宾服,他望向的是城镇化浪潮下乡村人才流失的隐忧,是传统农业向现代化转型中亟待突破的技术瓶颈。这份相信绝非空中楼阁般的空想,而是淬炼于首都阅兵训练场的严苛标准,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让农业成为有奔头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他拿起在部队站军姿、踢正步、握枪刺杀的劲头学习开拖拉机、插秧机、收割机研究农业技术,通过手把手教村民操作智能农机,来践行自己相信科技赋能带来生产革命的想法;通过将现代化加工设备引入村庄,来践行自己相信能为乡村大地打造可观可感的丰收图景,最终他的努力也成功带动周边3个村45户农民增收,让每一位农户及脱贫户多了一份就业岗位、多了一份收入。当青春理想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哪怕在最普通的岗位,也能书写改革创新的篇章。

老兵相信的,是以铁血担当铸就和平盾牌,是中国军人守护世界安宁的使命必达。当顾甲飞随中国海军第25批护航编队挺进亚丁湾,他直面的是海盗猖獗的“最危险海域”,锚定的是“让航道成黄金通道”的承诺。这份坚信化作化作武力营救OS35号商船时“海盗放下武器”的震耳怒吼。从驱离疑似海盗到抓捕持械暴徒,他用三十年军旅生涯诠释“我的岗位即国门”的深意,并让“中国海军”中四个字成为亚丁湾上最安心的坐标。

巍巍大别山,见证了老兵们的忠诚与担当。老兵们的宣讲,传递着信念的力量与希望,无论是在战场上,还是在和平年代的建设中,他们都始终坚守着自己的信念,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不惜牺牲一切。他们的故事,让我们深刻认识到,相信的力量能够让我们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困境中找到出路,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在各自的岗位上坚守信念,勇当时代前锋。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孙思琪(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