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别样毕业季,奏响铸魂育人“三重奏”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30日14:51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骊歌轻唱,征帆待举。又一届莘莘学子即将告别菁菁校园,开启人生崭新航程。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壮阔征程中,高等教育肩负着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神圣使命。作为青年学子走向社会的“最后一课”,毕业教育不仅承载着知识传授的最终升华,更是价值引领的关键时刻。如何将这“最后一课”打造成精神的灯塔,在时代洪流中校准航向、勇毅前行,是新时代高校必须用心用情用爱答好的时代考卷。毕业季绝非育人链条的终点,而是青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深化淬炼的又一起点。唯有在毕业季的“参与感”“认同感”“仪式感”中精心设计,方能奏响铸魂育人“三重奏”,为青年扬帆远航注入磅礴的精神动能。

在“参与感”中共创共享,激扬青春“生命力”。毕业育人的第一重奏,在于以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深度“参与感”,激发广大青年的青春“生命力”。无论毕业季的“别离乐章”,还是“成长曲目”,都绝非少数人的独奏,而是让每一位同学都成为舞台中央的主角,在共创共享、师生融乐中实现情感的深度共鸣,激发出青春的生命活力。当63岁的中国农业大学校长孙其信躬身14小时为近3000名毕业生拨穗正冠,并全程配合学生各种“整活”;当食堂阿姨刘晓梅用亲切的东北口音,像面对自家孩子一般深情哽咽地嘱咐同学们;当毕业典礼师生自发组织“快闪”用歌声祝福毕业生们前程似锦,育人课堂的物理边界已然消融,师生在情感的共振中重新定义彼此关系,共同烹制了一场饱含深情厚谊的文化盛宴。这份“参与感”,不仅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也见证了时代新人的激昂青春。在华中农业大学大学校园,欢送毕业生排球赛上,小小排球转动着平等对话的齿轮,在协作与对抗中升华情谊,诠释着奋斗的真谛;荧光闪烁的环校夜跑中,让年轻躯体迸发蓬勃朝气,挥洒的汗水恰似永不枯竭的青春激情;千人同声的毕业歌会上,音符承载万千思绪,在合唱的磅礴共振中熨平离愁,照亮前路迷惘。正是这种“参与感”,让大家在毕业季的情感共鸣中汲取青春力量,沉淀为青年面向未知挑战时永不磨灭的“生命力”。

在“认同感”中寻根铸魂,探寻自我“内驱力”。毕业育人的深沉基调,在于唤醒学子对母校精神文化的深切“认同感”,这份认同如静水深流,无声浸润,却淬炼着青年学子破壁革新的“内驱力”。高校将独特的校属文化基因与精神标识,内化为学子走向社会的“根”与“魂”。正如华中农业大学赠予毕业生的“狮山锦绣”,127厘米长度象征着建校127载峥嵘岁月,独特的色彩呼应学位服垂布,也精准标识专业身份,镌刻着“凡民俊秀皆入学,天下大利必归农”的办学初心,也提醒着毕业学子无论走多远,都不要忘记为何出发。每一份饱含“认同感”的毕业礼物,都是学校文化育人与精神嘱托的浓缩载体,引导学子带着母校的精神烙印奔赴山海。这份“认同感”的培育,绝非毕业季的惊鸿一瞥,而是贯穿整个大学生活的文化传承。从“焕·新”迎新季的百余项特色活动,到“奔赴锦程”毕业季的狮山壮行;从迎新时的懵懂初识到毕业时的深沉回望,毕业学子们在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学术实践与社会服务中全面发展,在集体的归属感与个体的独特性之间寻求辩证统一,最终在深刻认同的基石上,探寻到劈波斩浪的“内在动力源”,为成为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注入澎湃动能。

在“仪式感”中铸就担当,凝聚强大“信仰力”。毕业育人的高潮乐章,在于以庄严崇高的“仪式感”为熔炉,将青年个体的理想抱负熔铸进时代发展的洪流,淬炼深沉的家国情怀与民族信仰。在哈尔滨工业大学2025届基层就业毕业生出征仪式上,“仪式感”被赋予了深刻的精神内核。校党委书记陈杰将习近平总书记的殷切嘱托与“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精神紧密结合,化为激励学子投身基层建设的行动纲领。仪式中精心设计的“出征行囊”,记录奋斗足迹的基层就业手账、象征不忘初心的守望灯、殷殷嘱托的贺信精神纪念卡……这些饱含深情的实物载体,将“与祖国同行,为人民奉献”的赤子初心与“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理想信念具象化,成为毕业生未来攻坚克难的精神灯塔。仪式蕴含的崇高感召力,亦在细微处浸润心田。华农大为毕业生精心准备的蕴含科研智慧的无刺武昌鱼、板蓝根油菜薹、华墨香黑米等“毕业大餐”,盘中滋味已超越口腹之欲。它们是“科技赋能农业,创新服务民生”的生动注脚,舌尖上的鲜香悄然转化为沉甸甸的责任担当。“暖心的行囊”“可口的饭菜”……在这样一次次的“仪式感”中,学子将“心怀‘国之大者’”的殷殷嘱托化为“报效祖国”的青春信仰,定会一笔一划书写出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青春答卷。

骊歌虽歇,育人不息。当毕业生在深度“参与感”中激扬青春“生命力”,在深刻“认同感”中探寻自我“内驱力”,在庄严“仪式感”中凝聚强大“信仰力”,毕业季这堂精心设计的“最后一课”,已然将最宝贵的育人基因深植于青春血脉。当青春的理想与国家的梦想同频共振,当个人的奋斗与时代的浪潮交相辉映,毕业季精心谱就的铸魂育人“三重奏”,必将引导一代代青年才俊在奔腾不息的时代洪流中校准人生航向,让青春之花在党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绚丽绽放。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程越(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辅导员);刘三宝(华中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责编:王舒娴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