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东湖观点

东湖评论:以数字科技激发传统文化发展活力

发布时间:2025年06月30日23:49 来源: 荆楚网 ​(湖北日报网)

6月25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郭元强调研数字创意产业发展时强调,要积极探索文化和科技融合的有效机制,推动数字创意产业高质量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也是数字产业发展的文化源泉。当传统文化与数字科技深度融合、与当代需求同频共振,就能让前沿科技在传统文化中不断拓展应用场景,持续开拓“文化+科技”的蓝海。

过去,博物馆里的文物只能隔着玻璃静静观赏,而如今,借助3D建模、VR/AR、AI修复等数字技术,传统文化正以更生动的方式走进大众视野。湖北省博物馆推出的全国首个电影级数字文物VR体验项目“穿越青铜纪”,让观众沉浸式观摩勾践剑制作,“敲响”曾侯乙编钟,实现技术、艺术与历史的完美结合。譬如,武汉理工数字传播工程有限公司推出的全国首个覆盖出版行业全流程的AI大模型BOOKSGPT,将AIGC技术应用在出版行业,赋能出版业全流程数智化转型升级,让书籍文献以更智能、更便捷的方式服务读者。这些数字创新实践打破了时空限制,成为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需求的桥梁,激活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吸引年轻一代主动探索,让千年文明在当代焕发新光彩。

在数字浪潮中,唯有扎根文化沃土的创意产品才能赢得观众共鸣。如国产动画《灵笼》,在武汉光谷成长起来的艺画开天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创作团队深入挖掘中国传统文化元素,以奋斗和抗争为故事基调,将“希望活着”“活着寻找希望”的东方文化内核与末世科幻设定完美融合,打造出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动漫作品。不仅在国内引发观剧热潮,更通过Netflix等平台走向全球,向世界展示了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这种“传统为核、数字为用”的创新模式,既保留了传统文化的精髓,又通过数字技术手段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实现文化传承与商业价值双赢,为数字时代讲好中国故事提供了成功范例。

要让传统文化在数字时代持续焕发新意,必须持续推进“科技+文化”深度融合。从市场主体来看,企业应当立足技术创新前沿,在提升数字化、智能化水平的同时,始终坚持以文化价值为引领,将富有时代特色的文化功能与娱乐体验有机结合,打造更多彰显中国文化、中国价值的原创产品。从政策层面而言,政府部门需要进一步完善支持体系,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大扶持力度等举措,为传统文化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只有政企协同发力,以技术为翼、文化为帆,让科技与文化相互赋能、传统与现代交相辉映,才能更好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东方文明在数字时代绽放新的光彩。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周慧芳(武汉市江汉区“西北湖学社”网评团队、区委组织部)

责编:袁莉莉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