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冈市创新“大思政课”宣传宣讲形式,创排弘扬“大别山精神”映山红系列小剧。6月5日开始,系列小剧在红安开演,截至6月25日,共演出70多场。意蕴深刻的内涵、感人肺腑的情节,让观众沉浸式接受大别山精神教育,成为弘扬大别山精神的鲜活思政课程。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映山红”红色小剧紧紧围绕弘扬大别山精神来创作。《大别山上七枝花》以麻城顺河镇西张店张怀玉、李春娥、陈雪花、刘细枝、王腊梅、程爱珍、吴春花七位真实女性为原型,演绎她们在黄麻起义后送郎当红军,二十载坚守信念、拥军支前的感人事迹;《长江边的婚礼》讲述渡江战役前,团风江边村落的一户普通人家支援渡江前线的故事,新郎水生义无反顾驾船护送解放军渡江,新娘秀儿和芦花婶在岸边为他壮行、守着家园等候。大别山精神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大别山儿女在党的领导下,“28年红旗不倒”进行革命斗争的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历史活动是群众的活动。” “映山红”红色小剧以大别山军民为原型,以大别山红色故事为内容,再现当年峥嵘岁月,重温苦难辉煌的革命历史,引导听众深刻体会中国革命的艰辛与伟大。
“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映山红”红色小剧创新表现手法,让大别山精神直抵人心、润物无声。坚持以小见大。“映山红”红色小剧一般时长15至20分钟,演员原则10人以下,舞台因地制宜,演出节奏紧凑,情感冲击强烈;观众沉浸体验。红安县将军影视城小剧《跟着团长打县城》,让景区变“战场”,游客化身“战士”举刀冲锋,攻城成功后共同扭秧歌、庆胜利;开展网上展播。将红色小剧录制成短视频,推荐至学习强国全国平台集中展播……“教育的本质意味着,一棵树摇动一棵树,一朵云推动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一个灵魂”。“映山红”红色小剧摒弃空洞说教,注重情感共鸣,寓教于学、寓教于乐,以易于接受的方式推动大别山精神入脑入心。
对历史最好的继承,就是创造新的历史。今天,我们弘扬大别山精神,最好的方式就是发扬革命传统,创造无愧于前人的更大成绩。“映山红”红色小剧赋能红色文旅,成为黄冈发展全域大文旅的重要一环。譬如,今年“五一”假期,红安掀起“红色+山水、红色+演艺、红色+研学”热潮,接待游客72万人次,旅游收入3.8亿元,同比增长均超23%,其中看剧+采摘”“看剧+非遗体验”等组合产品有效延长了游客停留时间,红色小剧越来越成为该县文旅的核心吸引物。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因此,要继续发掘大别山精神,用好红色资源,既讲好大别山红色故事,又讲好大别山老区高质量发展的故事,让“映山红”红色小剧场演常新、广为流传。
2024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时强调,大力弘扬大别山精神、抗洪精神、抗疫精神,广泛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映山红”红色小剧为载体,弘扬大别山精神,汇集起加快建成支点的强大精神力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何火(湖北黄冈)
责编:丁玥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