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荆楚网 > 评论 > 阵地来稿

东湖评论:以“半条被子”精神校准青春答卷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14:52 来源: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2025年7月1日,中国共产党迎来成立104周年。回望党史长河,从南湖星火到复兴征程,一代代共产党人用热血铸就丰碑。湖南汝城沙洲村的寒夜中,三位女红军剪下半条行军被留给徐解秀母子的故事,正是这精神长河中的璀璨浪花。“等革命胜利了送你新被子”的承诺,彰显的是“越是艰难困苦,越要与人民共冷暖”的赤子之心,是融入血脉的鱼水深情,更是“江山就是人民”的信仰坐标。新时代的青年党员,当以这“半条被子”为镜,在阡陌纵横间书写赤诚篇章。

剪开“茧房”织被面,在扎根沃土中筑牢信仰之基。“落其实者思其树,饮其流者怀其源。”从延安窑洞的灯火到脱贫攻坚的战场,党始终植根人民沃土。现实中,有少数干部深陷“信息茧房”,满足于“指尖报表”的虚假温度;有的让惠民政策锁在柜中,使群众在寒风中期盼“被角”。传承“半条被子”精神,就要主动剪开“茧房”,扑下身子丈量民情:把“灌溉渠淤塞”“村口路灯失明”的念叨记成责任清单,在田间地头感知民生温度。唯有褪去“书卷气”,扎下“为民根”,方能让政策“被面”覆盖每一寸冻土。

“风雨侵衣骨更硬”,党的历史是一部逆境淬炼的史诗。长征路上的风雪,抗疫战场的身影,无不彰显“越是艰险越向前”的铁骨。反观当下,部分“冷漠柜台”将服务变成机械流程,惠民“新被”失去应有温度。新时代的担当,当如驻村干部在麦收时节禁燃巡查的坚守,如“党员突击队”在暴雨中转移危房老人的身影。犹记走访独居老人时,发现其冬日缺被的困境,连夜协调民政部门送上棉被,这递出的“被角”,正是“半条被子”精神的当代回响。青年党员要主动拆解“冷漠之冰”,在解决“老旧楼道无灯”“买菜难”等琐碎诉求中,填充温暖的“服务被芯”。

“长风破浪会有时”,104载奋斗绘就壮丽画卷。从半条被子到全面小康,变的是物质条件,不变的是为民初心。新时代的“缝被”功夫,体现在政策制定时鞋底的泥土芬芳,多问群众“方不方便”,常思基层“落地难不难”。当看到村民因精准产业帮扶绽放的笑颜,当昔日的“空心村”焕发生机,正是“量体裁衣”的惠民新政在抽枝展叶。年轻党员当以“实干”为针、“民情”为线,将“人工智能进田园”“电商助农”等新机遇,缝制成贴合民生的“智慧新被”,让104载薪火在精准施策中绽放光芒。

八十载光阴飞逝,沙洲村的裂帛之声仍在回响,是捂紧“资源被”独享安逸,还是拆解“关怀被”与民共暖?这道初心的时代叩问,已融入104载党史的年轮。新征程的考卷铺展,“半条被子”的精神火炬传递至青年手中。当以之为镜,在阡陌纵横间织密政策“被面”、填充服务“被芯”、缝制精准“新被”,让穿越时空的信仰星火,汇聚成民族复兴路上的璀璨星河,照亮党与人民共赴的壮阔未来。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王淑曼(“青苹果乐园”网评团队)

责编:杨虹磊

【责任编辑:伍佳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