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中国铁路官方公众号发布消息称,国铁集团推出年满60周岁的常旅客会员乘坐旅客列车(暂不含旅游专列、国际列车)时将获得票面金额15倍的积分,相当于普通常旅客会员的3倍,即花费1000元乘坐火车,可获赠1.5万积分,兑换火车票时可抵150元使用。这一小小的积分规则调整,看似只是出行服务的细微创新,实则承载着深厚的民生关怀。这不仅让老年旅客凭借积分就能以更实惠的方式踏上旅途,也让我们看到了“小积分”背后“大民生”的深刻内涵。
国家卫健委预测,2035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将超4亿,出行需求持续增长。湖北省统计局2024年数据显示,60岁及以上人口占比22.11%(全国平均为19.8%),远超全国平均水平。对于许多依靠退休金生活的老年人来说,出行成本是他们不得不考虑的重要因素。过去,传统的票价折扣模式虽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老年人的出行负担,但存在覆盖人群有限、优惠力度不足等问题。而如今的铁路积分惠老政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精准对接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15倍积分的叠加,让“说走就走”的团聚不再是奢望,让老年人用脚步丈量亲情的距离。这一举措背后,是无数家庭幸福感的具象化表达,更是社会对“老有所行”承诺的有力践行。
铁路积分惠老政策,更是公共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生动缩影。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一直是社会治理的难题。铁路部门摒弃“大水漫灌”式的普惠性补贴,转而采用积分机制,通过动态累积模式满足不同老年群体的差异化需求,实现了资源的精准滴灌。这种创新模式,既避免了运营成本的过度消耗,又提高了公共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恰似湖北在长江经济带发展中探索出的“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路径,以精细化治理实现多方共赢,为全国公共服务适老化改造提供了“湖北智慧”。
更深层次来看,铁路积分惠老政策还蕴含着代际公平的深刻命题。当银发浪潮席卷而来,年轻一代正承受着经济下行与生活成本上升的双重压力,而老年群体的出行需求若得不到保障,可能加剧代际矛盾。铁路积分政策通过市场手段调节资源分配,既减轻了财政补贴压力,又让老年人凭借自身消费积累享受优惠,实现了“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社会契约。在湖北,这种良性互动正在重塑代际关系:年轻人为父母购票积累积分,父母用积分回馈子女,温情在铁轨上流动,社会凝聚力在细微处增强。
然而,政策落地并非终点。在湖北农村地区,仍有不少留守老人对积分规则一知半解;在积分兑换系统中,复杂的操作流程也让部分老年人望而却步。这提示我们,真正的民生工程不仅要“立得住”,更要“行得远”。湖北可借鉴武汉 “智慧养老”社区经验,将积分政策宣传嵌入基层治理网络;也可参考襄阳铁路部门“一对一”帮扶模式,为老年旅客提供全流程服务指导。唯有让政策从文件走向生活,从制度转化为温度,才能让“小积分”持续释放“大能量”。
从长江之滨的湖北,到广袤无垠的华夏大地,铁路积分惠老政策如同一股暖流,流淌在每一条铁轨之上。它不仅是对老年群体的温暖回应,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不懈追求。期待未来,有更多这样的“小切口”政策精准切入民生需求,在点滴积累中绘就共同富裕的壮美画卷,让每一位公民都能在时代列车上感受到稳稳的幸福。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孙选文(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