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湖北省“干部素质提升年”,干部能力建设正迎来一场深刻变革。如果说经济发展是检验干部能力的“硬指标”,那么基层治理则是衡量干部素质的“软实力”。在湖北“干部素质提升年”活动中,洪湖市燕窝镇创新实践载体,组织14名年轻干部下沉九簰洲村等14个村(社区),以推广“积分超市”为“练兵场”,让干部成长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探索出“干部成长+乡村善治”双赢路径。
众所周知,“积分超市”并不是什么新鲜词汇。在很多社区,“积分超市”早已是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社区治理的激励平台。但在不同地区如何推广、如何运营好积分超市,则对干部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看似简单的“积分兑换”,实则蕴含着干部能力建设的“成长密码”。
积分超市成功运营的核心,在于科学合理的积分规则制定。这需要深入调研群众需求,精准评估服务价值。燕窝镇党委构建“双导师+实践岗”培养机制,带领年轻干部走村入户调研,量身定制了5大类38项积分细则,当发现留守老人参与度低,又创新推出“银发积分卡”,及时回应需求。若缺乏深入基层的耐心,制定的政策难免“水土不服”;若没有精准分析的能力,工作方向就容易出现偏差。干部不仅“身”入基层,更要“心”入基层,在调研中掌握实情,在分析中找准方向,练就“精准滴灌”的工作本领。
积分超市的运转,离不开持续的宣传动员和日常维护。而如何讲好群众语言,将好的政策送到群众心坎上,则是干部面临的一大考验。燕窝镇大部分都是老人,听不懂普通话,95后干部刘凯则充分抓住了这一“痛点”,创作方言版“积分三句半”,走遍田间地头宣讲,推动积分超市更快落地。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只有以细致入微的服务、持之以恒的坚持,才能真正获得群众信任。干部当以钉钉子精神抓落实,用“真心”换“民心”,在点滴服务中锤炼过硬作风,练就“善作善成”的本领。
在14名年轻干部的不懈努力下,截至今年4月底,燕窝镇累计兑换积分1.2万分,化解治理难题46项,并建立“积分+信用贷款”“积分+技能培训”等长效激励机制,“小积分”正持续激发乡村治理“大能量”。由此可以看出,工作不是“干部干、群众看”,而是要搭建平台、创新机制,让群众成为主角。干部应借鉴经验,勇破改革险阻,勇闯发展新路,勇过工作难关,练就“开拓创新”的工作本领。
干部能力的提升,不在高谈阔论中,而在脚踏实地的实践里;不在惊天动地的“大动作”中,而在润物无声的“微创新”里。于湖北而言,建设中部地区崛起重要战略支点,恰需万千干部俯身扎根基层,在乡村振兴的田间地头丈量民情,在项目建设的攻坚现场磨砺担当,在服务群众的实践熔炉锻造能力,以“脚下沾泥”的实干劲夯实支点建设根基,奋力书写湖北高质量发展的时代华章。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张敏(武汉经开区)
责编:王舒娴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