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岛民宿严重不符拒退款”和“青岛游客因自带食物被本地人指责”事件在网络上引发广泛讨论,让青岛这座原本美名远扬的热门旅游城市站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一时间各种“避雷”“劝退”青岛旅游的评论和贴文层出不穷。
青岛的“翻车”看似个案,却折射出旅游城市发展中的深层课题,当“网红”热度遇上服务短板,游客的期待与现实之间必然产生落差,仅靠“打卡点”和“滤镜美景”无法真正让游客“来了不想走,走了还想来”。旅游市场的竞争本质上是一场关于“体验感”的持久战,能留住人心的城市,往往赢在细节处的“温柔以待”。
近两年,哈尔滨“花式宠客”频繁冲上热搜,一系列创新举措持续推动“冷资源”转化为“热经济”,游客从抵达、游览到离开的每个环节都能真切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温暖。凭借多元独特的城市魅力与“宠客”“暖客”的旅游服务,哈尔滨被评为“2024年度游客满意十佳城市”。
旅游城市的竞争已进入“体验经济”时代,游客“用脚投票”的特征愈发明显,青岛的负面舆情与哈尔滨的“宠客出圈”形成鲜明对比。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糟糕的体验,再大的流量也经不起口碑的崩塌,看不见的“软实力”,规范的消费环境、包容的城市气质、有温度的服务意识等,才是真正留住游客的秘诀。
作为长期位列国内热门旅游目的地TOP10的城市,武汉在努力提升旅游体验上同样付出了诸多努力:“武汉文旅码”上线,整合景区预约、交通导航、语音导览等功能,实现“一码畅游”;东湖绿道构建智慧AI伴游系统,提供智能导览、个性化推荐及语音助手等服务;黄鹤楼景区引入AR技术重现“昔人已乘黄鹤去”的诗意场景,让历史可触可感;长江大桥68年来首次增设非机动车道,解决骑行游客“人车混行”的安全隐患;樱花季为游客提供免费赏樱专驾服务,设立固定接驳站点,提供免费樱花周边;地铁、公交推出旅游专线,串联主要景点并延长运营时间......每逢节假日,热门景点、商圈总是人山人海、热闹非凡。2024年,武汉市全年接待游客人数33345.5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3769.85亿元,分别同比增长62.4%、69.5%。
当前,武汉正朝着“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文化旅游目的地,加快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的目标大步迈进,文化旅游业呈现蓬勃发展的势态,文化旅游品牌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日渐成为全国乃至全球游客心中的必游之地。金杯银杯不如游客的好口碑,服务品质才是城市最好的文旅广告。武汉要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就要把“游客体验”作为城市治理的重要标尺,继续以“绣花功夫”打磨提升城市服务品质,让每一位游客自发成为“大江大湖大武汉”的城市代言人。
一座城市如果只有“流量”没有“留量”,文旅事业终究难以长远,只有从“打卡地”变为“心仪地”,从“流量高地”转为“品质标杆”,才能让文旅发展既有“一时爆红”的热度,更有“历久弥新”的厚度,真正实现从“网红”到“长红”的蜕变。
稿源:荆楚网(湖北日报网)
作者:刘晓 (武汉市东西湖区委组织部)
责编:郭蕾
Copyright © 2001-2025 湖北荆楚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互联网新闻信息许可证 42120170001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鄂B2-20231273 -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鄂)字第000号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1706144 -
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鄂)字3号 -
营业执照
鄂ICP备 13000573号-1 鄂公网安备 42010602000206号
版权为 荆楚网 www.cnhubei.com 所有 未经同意不得复制或镜像